留别家兄荫堂

嗟余遘阳九,弱冠辞枌榆。
四方唯伯氏,生死相呴需。
三霜同客闽,二稔并留吴。
提携患难间,终始情不渝。
百年指鸿雁,避缴誓相俱。
葳蕤荆树枝,何意分中途!
人事与心违,行将归海隅。
当著莱子服,去乘尼父桴。
此行隔河山,邈其秦与胡。
离亭一杯酒,执袂惨不娱。
去去勿相念,南冠命也夫?
九州尚烟尘,念子老江湖。
临歧何以赠,鱼肠金仆姑。
东山若再起,持此佐英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留别家兄荫堂》是清末近现代初诗人林朝崧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

  1. 诗歌原文
    嗟余遘阳九,弱冠辞枌榆。
    四方唯伯氏,生死相呴需。
    三霜同客闽,二稔并留吴。
    提携患难间,终始情不渝。
    百年指鸿雁,避缴誓相俱。
    葳蕤荆树枝,何意分中途。
    人事与心违,行将归海隅。
    当著莱子服,去乘尼父桴。
    此行隔河山,邈其秦与胡。
    离亭一杯酒,执袂惨不娱。
    去去勿相念,南冠命也夫?
    九州尚烟尘,念子老江湖。
    临歧何以赠,鱼肠金仆姑。
    东山若再起,持此佐英图。

  2. 诗歌解析

  • 开头部分:诗人在诗的开始就表达了自己对于国家和家族命运的忧虑。“嗟余遘阳九”意味着诗人处于困境之中,而“弱冠辞枌榆”则描绘了诗人年轻时期因家族责任而离开故乡的情景。
  • 中段部分:这部分主要描述了诗人在外的经历和感受。“四方唯伯氏,生死相呴需”反映了诗人在异地他乡的孤独感和对家人的思念。“三霜同客闽,二稔并留吴”则展现了诗人在不同地方的生活经历和心境变化。
  • 结尾部分:这部分则是诗人对自己未来的展望和决心。“提携患难间,终始情不渝”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和亲情的坚守。“去乘尼父桴”则表明诗人将离开家乡,继续自己的旅程。
  1. 诗歌背景
  • 林朝崧是台湾台中人,晚清秀才出身,日治时期台湾最富盛名的传统诗社「栎社」创始人,也是雾峰林家下厝林文明之养子。他的作品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历史变迁和个人情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1. 文学风格
  • 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内心感受,展现了个人的情感世界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理解。
  1. 艺术特色
  • 这首诗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成就。诗人运用丰富的词汇和生动的意象,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充满情感和思考的人物形象。同时,诗人通过对生活细节的描写,使整首诗充满了生活气息和真实感。

《留别家兄荫堂》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种文化和历史的见证。它不仅记录了作者的个人经历和情感,也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历史变迁。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和欣赏,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那个时代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