篝车声起又初冬,山下人家半业农。
闲踏前村红叶去,寻他田叟话丰凶。
观穫稻 其二
介绍
《观穫稻 其二》是清代诗人徐焕谟创作的诗歌。以下是对《观穫稻 其二》的详细解读:
作品原文:《观穫稻 其二》是清代诗人徐焕谟的作品,诗句如下:“昔日观插秧,移疏种密妇子忙。今日观获稻,连阡比陌𬊈稏老。凉飔瑟瑟天欲霜,高陇低陇秋云黄。腰镰随风疾如扫,家家禾稻尽登场。儿擎妇负日当户,西畴络绎奔走苦。见说多收十斛余,崇墉比栉对衡宇。”这首诗通过对丰收场景的描绘,展现了农民辛勤劳作后的喜悦与成果。通过对比昔年插秧和今日收获的艰辛与喜悦,诗人表达了对农人辛勤付出的赞美和对丰收成果的珍视。
作品注释:《观穫稻 其二》的诗意在于描绘了农民从插秧到收割的整个过程,诗中不仅描述了劳动的场景,还透露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诗中的“腰镰”指的是用镰刀割稻,体现了农民在田间辛勤劳作的情形;而“见说多收十斛余,崇墉比栉对衡宇”则描绘了丰收时家家户户的喜悦景象。此外,诗中的自然景象也被用来衬托劳动的艰辛与果实的珍贵。诗中描写的天气变化、庄稼成熟的景象,都为诗歌增添了生动性和画面感,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那个时代农民的生活状态。
作品赏析:徐焕谟在《观穫稻 其二》中巧妙地利用了自然景观来增强诗歌的表现力。诗中“高陇低陇秋云黄”和“连阡比陌𬊈稏老”等句子,不仅描述了田野的广阔和稻谷的成熟,也反映了季节的变化,增强了诗歌的时间感和空间感。此外,诗的语言简洁明快,节奏鲜明,充分体现了古诗的音律美和意境美。诗人通过这样的艺术表达,传达了对农民辛苦付出的赞美和对丰收成果的庆祝。
作品背景:《观穫稻 其二》的创作背景是在清代,这个时期的农业社会以农耕为主,农民的生活与农作物息息相关。这首诗反映了当时农村的生活现状以及农民的生产活动,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农民生活的关注和同情。诗中的描写虽然充满了对大自然的描绘,但更多的是对农民辛劳的歌颂和对生活美好的向往。
创作技巧:徐焕谟在创作《观穫稻 其二》时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他善于利用对比和象征,如通过对比昔日插秧时的忙碌和今日收获时的轻松快乐,突出了农民辛勤工作的价值;同时,使用象征性的语言和意象,如“凉飔瑟瑟天欲霜”,不仅描绘了天气的变化,也暗示了秋天的到来和农民的收获季节。这些手法使得整首诗歌更加深刻、富有哲理。
《观穫稻 其二》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部具有深刻历史和文化意义的文学作品。它不仅展示了清代农业社会的风貌,也反映了诗人对农民生活的深切关怀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于研究古代文学、了解中国农业发展史以及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人来说,《观穫稻 其二》都是一部值得深入阅读和研究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