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尧、槐庭同过,次绍尧韵

拥肿俱无用,人间两散人。
相怜初禁酒,有梦尚嬉春。
恃健狂成病,耽吟笑杂呻。
填词湖海客,应怪负花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绍尧、槐庭同过,次绍尧韵》是晚清诗人林朝崧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在这首诗中,林朝崧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与友人共度时光的欢乐场景。下面将进行具体分析:

  1. 作者简介
  • 字号:林朝崧,字俊堂(一作峻堂),号痴仙,又号无闷道人。
  • 出生背景:台湾台中人,晚清秀才出身,日治时期台湾最富盛名的传统诗社「栎社」创始人。
  • 文学成就:其与洪弃生、赖绍尧、林幼春、陈瑚、吕敦礼、陈怀澄等诗友时相唱和作诗,并积极参与台湾三大诗社之一的栎社活动。
  1. 诗作原文
  • 拥肿俱无用,人间两散人。
  • 相怜初禁酒,有梦尚嬉春。
  • 恃健狂成病,耽吟笑杂呻。
  • 填词湖海客,应怪负花晨。
  1. 诗歌解析与赏析
  • 主题思想:这首诗表达的是诗人与友人相聚时的愉快心情和对生活的态度。通过描述饮酒、嬉戏、吟诗等场景,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生活理念。
  • 艺术特色: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拥肿俱无用”和“人间两散人”,传达了一种世事无奈、人生无常的感觉。同时,“相怜初禁酒”和“耽吟笑杂呻”等句,也反映了诗人在饮酒作乐中的轻松和自在。
  • 情感表达:整首诗洋溢着浓郁的友情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透露出诗人面对现实无奈时的感慨。这种情感的复杂性和深度,使得这首诗成为晚清诗歌中的佳作。

林朝崧的《绍尧、槐庭同过,次绍尧韵》不仅是一首表达友情和生活乐趣的诗歌,也是对晚清诗歌发展的一种见证,体现了当时文人对于生活态度和文化传承的重视。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林朝崧的诗歌创作特色,也能从中感受到那个时代文人的精神风貌和文化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