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雨 其二

江南雨熟梅初黄,淮北雨冷川涨长。
人言日发二三尺,盐船衔尾还两塘。
故园大水年年汹,昔日儿童那知恐。
夜半官河浸入庭,起抱花盆垫书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四月雨 其二》是文徵明的一首诗,描绘了江南地区四月的景象和感受。文徵明(1470年-1559年),字征仲,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人。他不仅是画家,还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化人,尤其擅长书法与绘画。

《四月雨 其二》中“四月雨”这一主题,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特有的雨季景象。诗中描述了四月时雨水充沛,不仅梅子熟了,而且淮北地区也迎来了连绵不断的雨水。诗中的用词“淮北雨冷川涨长”,不仅描绘出地域间气候的不同,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

诗中还提到了“夜半官河浸入庭”,这句话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传达出了当时四月夜晚大雨倾盆而下的情景。这种描述使得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感受到了那种无法预知的惊恐和无助。同时,诗人还写到“起抱花盆垫书笼”,反映了在风雨之中,人们依然不忘保持生活秩序,将花盆置于书笼之上,以应对突如其来的雨水。

诗中还蕴含着一种对往昔岁月的回忆与感慨,“故园大水年年汹,昔日儿童那知恐。”这两句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对于过去无忧无虑童年时光的怀念。这种对过去的追忆,使得整首诗歌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述,还富含了深厚的情感色彩。

《四月雨 其二》这首诗不仅是对江南四月季节特征的具体描绘,更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展现了作者对于生命、自然以及人文情怀的独特理解。通过这首诗,可以感受到文徵明作为文人画家的艺术修养及其深厚的文化素养,同时也能体会到古人对自然界变化所持有的独特审美和哲学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