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自寿 其七

卅载倾心沧趣楼,风流宏奖世无俦。
自经导诱诗源得,尽览收藏画笔遒。
艺苑共尊今六一,经筵代进我春秋。
八年前附香山社,末座匆匆亦白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七十自寿 其七》是一首出自清代杰出诗人林纾的诗。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林纾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也反映了他对于时间流逝与个人价值之间关系的独到见解。

在《七十自寿 其七》中,林纾以“彩凤珠楼竟日闲,白杨黄鸟忽绵蛮”开篇。这不仅描绘了一个宁静美好的场景,也暗喻了作者内心的平和与超脱,如同彩凤般的优雅与高贵,珠楼中的悠闲生活,以及白杨黄鸟的自在生活。这种对比突出了作者在繁华背后寻找内心宁静的愿望。

“沧桑我已悲人事,富贵谁能铸世寰”表达了林纾对于世事变迁的感叹。在他看来,岁月的变迁带给人们的不仅是悲伤,更是对于世事无常的感慨。而富贵与权力的追求,又能持续多久呢?这些问题引发了他对现实和理想的深入思考。

“盈尺砚田供八口,半函卷帙展衰颜”则体现了林纾对知识的热爱和对学问的追求。虽然年事已高,但作者仍然坚持用有限的笔墨来丰富自己的生活,这种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生活的热爱正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菜根滋味延年药,何必吹笙缑岭山”这句诗则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林纾以菜根之味比喻生活中的简单美好,以此抵御岁月的侵蚀。他认为,只要保持一颗平常心,享受生活中的点滴美好,就能够延年益寿,无需追求虚幻的事物如吹笙般远离尘世。

《七十自寿 其七》不仅展现了林纾的诗歌才华,更通过其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向人们传达了关于生命、知识和生活的美好愿景。这首诗不仅是林纾个人生活状态的写照,也是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值得后人细细品味和深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