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山内兄殁于榕城,眷属十馀口渡海远来相依。安置已定,作诗以志感伤(乙卯)

寡鹄啼哀哀,孤雏鸣唧唧。
相依渡海来,可怜皆弱质。
无食号馁饥,无衣苦寒慄。
居住复无庐,何处堪容膝。
举家十馀人,谋生计安出。
睹此怀故人,我心倍怆恻。
葺我南园居,细小藉栖息。
分我布帛衣,寒威免侵逼。
指我北庄囷,三餐聊饱食。
男课以诗书,女课以纺绩。
有井可汲炊,有圃可艺植。
半载经营心,聊以尽吾力。
唯稍分润之,岂能俾充实。
但期教有方,诸雏振云翼。
庶几入九原,相见无惭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这是一首悼念亡兄的诗。诗人在诗中表达出对亡兄的深切怀念之情,以及对亲人团聚的渴望。

我们来分析这首诗的内容和形式。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共四句,每句七个字,总共28个字。从这首诗的内容来看,它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亡兄的哀悼和对亲人团聚的期望。

在诗歌的形式上,这首诗采用了五言律诗的形式,这是一种传统的诗歌形式,每句五个字,共八句。这种形式使得诗歌的节奏明快,易于诵读。同时,五言律诗也要求诗人有较高的语言驾驭能力,以符合其形式特点。

我们来分析诗歌的情感和主题。这首诗的主题是悼念亡兄,表达了诗人对亡兄的深切思念之情。同时,诗人还表达了对亲人团聚的渴望,希望亡兄的眷属能够尽快团聚,共享天伦之乐。

我们来探讨这首诗的语言特点。从这首诗的语言来看,它使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描绘,使诗歌更加形象生动。例如,诗人用“伟山内兄殁于榕城”来形容亡兄的去世地点,用“眷属十馀口渡海远来相依”来形容亡兄的家人为了寻找他而跨越海洋的情景。

这首诗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对亡兄的深切思念之情,以及对未来亲人团聚的期待。同时,它也展现了诗人较高的语言驾驭能力和对传统诗歌形式的掌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