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鹄啼哀哀,孤雏鸣唧唧。
相依渡海来,可怜皆弱质。
无食号馁饥,无衣苦寒慄。
居住复无庐,何处堪容膝。
举家十馀人,谋生计安出。
睹此怀故人,我心倍怆恻。
葺我南园居,细小藉栖息。
分我布帛衣,寒威免侵逼。
指我北庄囷,三餐聊饱食。
男课以诗书,女课以纺绩。
有井可汲炊,有圃可艺植。
半载经营心,聊以尽吾力。
唯稍分润之,岂能俾充实。
但期教有方,诸雏振云翼。
庶几入九原,相见无惭色。

我们来翻译这首诗:

伟山内兄在榕城去世后,他的家人(十来口人)渡海来到我这边相依。安置已定,我便作诗来表达我的感受。寡鹄啼哀哀,孤雏鸣唧唧。相依渡海来,可怜皆弱质。无食号馁饥,无衣苦寒栗。居住复无庐,何处堪容膝。举家十馀人,谋生计安出。睹此怀故人,我心倍怆恻。葺我南园居,细小藉栖息。分我布帛衣,寒威免侵逼。指我北庄囷,三餐聊饱食。男课以诗书,女课以纺绩。有井可汲炊,有圃可艺植。半载经营心,聊以尽吾力。唯稍分润之,岂能俾充实。但期教有方,诸雏振云翼。庶几入九原,相见无惭色。

接下来是诗句和译文的一一对应:

  1. 寡鹄啼哀哀 —— 描述孤独的天鹅发出哀伤的叫声。
  2. 孤雏鸣唧唧 —— 描述幼小的鸟鸣声细碎且连续。
  3. 相依渡海来 —— 家人为了追随亡故的内兄从海外而来寻求庇护。
  4. 可怜皆弱质 —— 强调所有家属都很年轻且体弱。
  5. 无食号馁饥 —— 由于缺乏食物而感到饥饿。
  6. 无衣苦寒栗 —— 由于寒冷而感到害怕发抖。
  7. 居住复无庐 —— 没有住所可以安身。
  8. 举家十馀人 —— 全家共有十一个人左右。
  9. 谋生计安出 —— 寻找生活来源和稳定的生计办法。
  10. 睹此怀故人 —— 看到这些情况便想起亡故的内兄。
  11. 我心倍怆恻 —— 心情十分悲伤和悲痛。
  12. 葺我南园居 —— 我修缮了南边的花园作为住所。
  13. 细小藉栖息 —— 用简陋的物品搭建了一个可以休息的地方。
  14. 分我布帛衣 —— 给了我一些布和帛来制作衣服。
  15. 寒威免侵逼 —— 抵御了严寒的威胁。
  16. 指我北庄囷 —— 指引了我北方的庄园。
  17. 三餐聊饱食 —— 勉强能够每天吃上饱饭。
  18. 男课以诗书 —— 让男孩学习诗歌和书籍。
  19. 女课以纺绩 —— 让女孩学习纺织技能。
  20. 有井可汲炊 —— 有了井可以取水做饭。
  21. 有圃可艺植 —— 有一个菜园可以种植蔬菜。
  22. 半载经营心 —— 经过半年的经营,努力地想要改善生活。
  23. 聊以尽吾力 —— 尽力而为,希望可以有所贡献。
  24. 唯稍分润之 —— 只能稍稍分享一些资源给其他人。
  25. 岂能俾充实 —— 如何能使自己的生活更加富足?
  26. 但期教有方 —— 只希望能够得到正确的指导和帮助。
  27. 诸雏振云翼 —— 期望所有的孩子都能展翅高飞。
  28. 庶几入九原 —— 希望有机会进入理想的境界。
  29. 相见无惭色 —— 如果能够相见,内心不会有惭愧的感觉。

接下来是注释:

寡鹄(guǒ):孤单的天鹅,通常指白色的大天鹅。
孤雏(chú cí):独自抚养的小天鹅或小鸟。
相依:互相依靠。
渡海:渡过海洋,远行到他处。
可怜:值得同情。
弱质:身体瘦弱,指年幼的孩子。
无食:没有食物。
号(háo):哭叫。
馁(něi):饥饿,此处指因饥饿而发慌。
无衣:没有衣服穿。
苦寒栗:形容冷极了而发抖。
庐:简陋的房屋或遮蔽物。
举家:整个家庭。
谋生:谋求生计。
嗟(jiē):悲伤,叹息声。
怆恻(chuàng cè):悲伤凄楚。
葺(qì):修理,修补。
南园:南方的园林。
细小:简陋,不豪华。
分:给予。
布帛(bó bó):布料和丝绸。
寒威:寒冷带来的威胁和痛苦。
指:指出方向或方法。
北庄囷(jùn jūn):北方的庄园或农场。
三餐:一天三次吃饭。
诗书:诗歌和书写的书籍,泛指文学。
女课以纺绩:女孩子学习纺织技能。
有井:有井可供打水使用。
有圃:有菜园可供耕种。
半载:半年。
经营:指料理、筹划。
聊:姑且,暂时。
稍(shāo):稍微,略为的意思。
俾:使,让。
教有方:教育要有正确的方法。
振云翼:展翅飞翔如同在云端。
九原:墓地,这里借指理想之地,死后可以安息的地方。
入九原:进入理想的境界或墓地。
惭色:羞愧的脸色。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悼亡诗,写于诗人失去亲人之后的心情。开头两句通过描写天鹅的哀鸣和雏鸟的悲啼,传达了诗人对于亡友的深切怀念以及家人流落异国的无奈和辛酸。随后的内容展现了诗人与家人共同面对困境的场景,如缺乏食物、寒冷的夜晚等,反映了他们生活的艰辛和社会环境的艰苦。

诗人表达了自己虽然努力改善家庭生活的愿望,但仍然深感无力,只能尽量提供最基本的生存条件。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同时也体现了他对家人的关爱和责任感。

诗人表达了一种乐观的心态,希望能和家人团聚,共度难关,并在理想的境地里重逢。这种心态反映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信心。同时,诗人也表达了一种深深的思念之情,即使身处异地,依然无法忘记过去的亲人和朋友,这种情感贯穿全诗,使得诗歌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