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风动地来,岁月暮何速。
近事不忍闻,世途尤窘蹙。
中原苦甲兵,元气犹未复。
又加警报频,北顾悲蒿目。
当兹岁暮时,天寒闻野哭。
造化本仁慈,劫运何杀肃。
天王原圣明,荒裔同滋育。
肉食无远谋,临事乃退缩。
愧我无寸权,庸才复碌碌。
愤来学渐离,悲歌自击筑。

【注释】

乙卯:宋神宗熙宁三年,作者时年四十岁。

“近事不忍闻”以下八句,是作者在这一年中的政治生活经历的概括。

“中原苦甲兵”,中原:指北宋王朝;甲兵:兵器。中原地区长期处于战争状态,人民遭受苦难。

“天王原圣明”,天子:皇帝的尊称;圣明:圣明,英明。指皇帝圣明。荒裔:边远地方。

“肉食无远谋”,肉食:指贵族官僚等当权者;无远谋:没有高远的谋略。指贵族官僚等当权者不关心国家大事。

“愧我无寸权,庸才复碌碌”,愧我:惭愧自己;寸权:一点权力。指自己无能,没有政治才能。复:又。庸才:平庸之才。碌碌:平平庸庸,无所作为。

“愤来学渐离”,愤:发愤;渐离:古代乐器名。这里指弹起琴来悲壮地弹奏《广陵散》,表示愤激之情。

【赏析】

《岁暮杂感》是作者于熙宁三年(1070)冬作的一组杂感诗共八首。这组诗以抒发诗人对时局和个人命运的感慨为主要内容,表达了他忧国忧民、报国无门的沉痛心情和对前途渺茫的悲观失望情绪。

首联写岁月匆匆,感叹时光流逝之快。

颔联写听到近事,心中不胜伤感。

颈联说中原地区长期处于战争状态,人民饱受苦难,希望皇帝圣明,天下太平。

尾联写自己虽想报效国家,却因贵族官僚们不关心朝政而感到惭愧,自己又无能,只能空怀一腔热血。最后用愤然弹琴来表达自己悲愤的心情。

全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寓意深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