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郊即景 其二 (癸亥)

红塍十里尽平坡,绿树青山野趣多。
行过村南与村北,好风处处送秧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春郊即景 其二(癸亥)”是清代林占梅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林占梅,清代著名诗人,其作品多以自然景物为题材,风格清新脱俗。他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和文人心态,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

  2. 诗歌原文
    红塍十里尽平坡,绿树青山野趣多。
    行过村南与村北,好风处处送秧歌。

  3. 诗歌鉴赏:本诗描绘的是一幅生动的春日田野景色。首句“红塍十里尽平坡”,通过色彩鲜明的“红塍”,展现了田间小路旁绵延不绝的绿色山坡,形成了鲜明的色彩对比,给人以视觉上的舒适享受。次句“绿树青山野趣多”,则表达了春天山林间的生命力,树木郁郁葱葱,山色宜人,充满了大自然的原始韵味和生机。第三句“行过村南与村北”,诗人通过行走在村庄之间,感受到乡村生活的宁静和和谐。最后一句“好风处处送秧歌”,描绘了春风和煦,吹动秧苗随风起舞的景象,传达出农民们播种希望、期待丰收的喜悦心情。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开阔,富有生活气息,充分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乡村生活的赞美。

  4. 艺术手法分析:在艺术表现上,该诗采用了典型的白描手法,通过对春日田园风光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此外,诗中运用了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既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又通过人物活动的描写,增添了诗情画意。

  5. 文化背景:清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朝代,诗人们的创作往往带有浓厚的文化氛围和时代特色。林占梅作为清代诗人,其作品也深受那个时代的影响,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和文人的思想情感。

  6. 历史评价:对于《春郊即景 其二(癸亥)》这首诗的评价,可以认为是清代田园诗的典型代表之一。它不仅展示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而且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好,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及向往。因此,这首诗不仅在当时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而且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首《春郊即景 其二(癸亥)》是林占梅以清丽的笔触描绘了春天乡村景色的佳作。通过对诗中自然景观和人文活动的描述,不仅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而且也反映了清代社会的风貌和文化特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