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塍十里尽平坡,绿树青山野趣多。
行过村南与村北,好风处处送秧歌。

【注释】:

1)春郊即景 其一:红塍(chén)十里尽平坡,绿树青山野趣多。行过村南与村北,好风处处送秧歌。

2)春郊即景 其二:春回大地万物苏,花红柳绿映日辉。游子归心似箭急,踏青赏花乐悠悠。

3)癸亥:农历年号,指清代康熙五十一年。

【赏析】: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王士禛的《春郊即景》中的第二首诗。全诗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诗人以红塍(chén)十里尽平坡,绿树青山野趣多。描述了春天郊外的美丽景色。红塍指的是红色的田埂,十里尽平坡则形容了平坦的田野延伸到远处。绿树青山则描绘出了春天山林的生机勃勃。野趣多则表明了这种自然景色给人带来的愉悦感受。

行过村南与村北,好风处处送秧歌。这句诗描绘了人们行走在村庄之间,享受着春风中传来的秧歌声。这里的秧歌是一种民间歌舞形式,常常在春季举行,用以庆祝丰收和祈求平安。这里的好风处处送秧歌,形象地表达了春天的气息和人们的生活情趣。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通过对春天的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展现了一种和谐宁静的生活状态。同时,通过对人们活动的描写,也反映了社会的生活气息和人们的精神状态。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田园诗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