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陆言联

台馆式前型,溯中外回翔,直节清严犹在望;
藩屏联宦辙,怅老成徂谢,名贤言行未终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挽陆言联》是林则徐创作的一副对联。下面将详细介绍这副对联的相关内容:

  1. 作者信息
  • 林则徐(1785-1850),字元抚,又字石麟、少穆,福建闽侯人。嘉庆十六年(1811)进士,历任江苏巡抚、潮广总督等职。有《云左山房词钞》一卷。
  1. 对联内容
  • 台馆式前型,溯中外回翔,直节清严犹在望:描述了台馆式的建筑风格和其背后所蕴含的历史意义,强调了清正廉洁的品质,即使在历史的长河中也依然存在并受到尊重。
  • 藩屏联宦辙,怅老成徂谢,名贤言行未终编:描绘了作为官员的生涯轨迹,表达了对逝去的老成之士的怀念和对未完成的事业的遗憾,体现了对前辈的尊敬与对自己职责的认识。
  1. 创作背景
  • 林则徐在任期间,注重清廉自守,反对腐败,提倡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这副对联正是他这种精神的具体体现,反映了他对政治理想和道德操守的追求。
  1. 艺术特色
  • 对仗工整:这副对联在用字选择和结构安排上都非常讲究,体现了古典文学的韵律美。
  • 寓意深刻: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引用,传达了对正义和理想的坚持,以及对过往岁月的思考。

林则徐的《挽陆言联》不仅是一副文学作品,更是一种文化象征和精神传承。它不仅展示了林则徐的个人品格和时代责任感,也反映了清代文人对于道德修养和政治清明的普遍追求。通过这副对联,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近代史中的重要人物及其思想,同时也能体会到中国古代文学的独特魅力和深远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