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姚复庄燮哭汤户部诗后 其三

忧伤久奔走,辛苦公车中。
蓬瀛在遥海,欲渡悲回风。
相见及壮时,不止心迹同。
病体清且癯,鬑鬑已有须。
遥知去年别,欲别重唏嘘。
尺木得凭藉,升腾在斯须。
何为怀策归,思以老著书。
大材久始用,所悲行道孤。
遂令生死情,益摧心血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姚复庄燮哭汤户部诗后·其三》是一首由林廷彦创作的诗歌,该作品通过描述作者的忧伤情绪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作者深刻的情感体验和独到的人生观。下面是对该作品的简要介绍:

  1. 作者简介:吴均,南朝梁时期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的文学作品以描写自然景观和表达人文情怀见长。
  2. 诗歌原文
    忧伤久奔走,辛苦公车中。蓬瀛在遥海,欲渡悲回风。相见及壮时,不止心迹同。病体清且癯,鬑鬑已有须。遥知去年别,欲别重唏嘘。尺木得凭藉,升腾在斯须。何为怀策归,思以老著书。大材久始用,所悲行道孤。遂令生死…
  3. 主题思想: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在仕途上的艰辛与挫折,以及对于生命无常和人生道路的深刻感悟。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自然的深刻理解和感慨。
  4. 艺术手法:该作品采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蓬瀛在遥海,欲渡悲回风”等,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和动人。
  5. 文化背景:《题姚复庄燮哭汤户部诗后·其三》创作于清朝,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文化氛围。通过诗歌可以了解到当时的社会状况和文化传统。
  6. 赏析建议:读者可以通过阅读这首诗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和时代特色,同时也可以从中获得对人生、自然和艺术的深刻思考。

《题姚复庄燮哭汤户部诗后·其三》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部蕴含着深厚文化内涵和哲学思考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不仅可以提升文学素养,还能深化对人生哲理的理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