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 秋缆

怅垂杨、不系春船,丝丝枉织怨碧。
蠹树心空,鸿沙爪静,留住烟篷客。
旧移椿,已难识。
云影潮痕换今昔。
愁寂。
被渔火照见,秋来陈迹。
梦惊晚汐。
看银鸥、睡处波才尺。
唤绿蓑冲晓,忍寒乍解,一手霜华白。
记追凉,藕花国。
神女祠前正堕月。
还忆。
钓舟酣卧,任他横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定风波·秋缆》是一首由清末近现代初诗人易顺鼎创作的词。这首作品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悟,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环境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具体介绍如下:

  1. 创作背景
  • 作者简介:易顺鼎,字实甫,一字中实,龙阳人。光绪乙亥举人,历官广东钦廉道。
  • 诗词内容:在这首《定风波·秋缆》中,易顺鼎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和内心感受,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于自然美的独特领悟。
  1. 诗词原文
    怅垂杨、不系春船,丝丝枉织怨碧。蠹树心空,鸿沙爪静,留住烟篷客。旧移椿,已难识。云影潮痕换今昔。愁寂。被渔火照见,秋来陈迹。梦惊晚汐。看银鸥、睡处波才尺。唤绿蓑冲晓,忍寒乍解,一手霜华白。记追凉,藕花国。神女祠前正堕月。还忆。钓舟酣卧任他横直。

  2. 诗词赏析

  • 自然描写:易顺鼎通过对垂杨不系春船的形象描绘,展示了季节更迭带来的哀愁和美丽。蠹树心空,鸿沙爪静等句子更是生动地刻画了秋天的景象和氛围,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
  • 情感表达:诗中的“愁寂”、“梦惊晚汐”透露出作者内心的忧郁和对过往的追忆。同时,“被渔火照见,秋来陈迹”则表现了作者在夜晚渔火的映照下,对历史遗迹的感慨。
  • 象征意义:整首词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抒情,也隐含着对社会变迁和个人命运的隐喻,如“旧移椿,已难识”可能寓意时间的变迁与人事的无常。

《定风波·秋缆》不仅体现了易顺鼎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赞美,也蕴含着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不仅是对美好事物的颂扬,也是对人生经历的反思和总结。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时代文人的心灵风景,感受到了他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