怅垂杨、不系春船,丝丝枉织怨碧。
蠹树心空,鸿沙爪静,留住烟篷客。
旧移椿,已难识。
云影潮痕换今昔。
愁寂。
被渔火照见,秋来陈迹。
梦惊晚汐。
看银鸥、睡处波才尺。
唤绿蓑冲晓,忍寒乍解,一手霜华白。
记追凉,藕花国。
神女祠前正堕月。
还忆。
钓舟酣卧,任他横直。
诗句释义
- “怅垂杨、不系春船,丝丝枉织怨碧。”
- “怅垂杨”: 表达一种失落感或遗憾的情感。
- “不系春船”: 表示春天的船只被遗弃或未能继续航行。
- “丝丝枉织怨碧”: 描述春天的垂杨柳丝仿佛在编织着无尽的忧愁。
- “蠹树心空,鸿沙爪静,留住烟篷客。”
- “蠹树心空”: 形容树木因长期风蚀而内部空洞,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凋零。
- “鸿沙爪静”: 比喻大雁在沙地上留下的爪印,暗示岁月的痕迹。
- “留住烟篷客”: 指在船上的客人因天气寒冷而被留滞。
- “旧移椿,已难识。”
- “旧移椿”: 指过去的建筑或事物已经不复存在。
- “已难识”: 表示无法辨认或识别。
- “云影潮痕换今昔。”
- 云影: 描述云的形状如同影子般变幻无常。
- 潮痕: 指潮水的流动留下的痕迹。
- 换今昔: 表示变化,时间或空间的变迁。
- “愁寂。被渔火照见,秋来陈迹。”
- “愁寂”: 形容孤独或寂寞的心情。
- 陈迹: 指过去的事物或痕迹。
- 渔火: 夜间捕鱼时使用的灯火。
- “梦惊晚汐。看银鸥、睡处波才尺。”
- “梦惊晚汐”: 梦中被海浪惊醒。
- “银鸥”: 白色的海鸥。
- 波才尺: 指海水仅几寸深。
- “唤绿蓑冲晓,忍寒乍解,一手霜华白。”
- 绿蓑: 绿色的蓑衣,指渔民穿的衣服,用来防雨。
- 冲晓: 早晨时分。
- 霜华白: 形容手上沾满了白霜,比喻寒冷。
- “记追凉,藕花国。神女祠前正堕月。”
- 追凉: 追寻凉爽的地方。
- 藕花国: 形容荷花盛开的地方,可能是诗人心中的理想之地。
- 神女祠前: 指的是与神仙有关的祠堂或地方。
- 正堕月: 形容月亮正好落下的样子。
- “还忆。钓舟酣卧,任他横直。”
- 还忆: 回顾或回忆。
- 钓舟酣卧: 形容悠闲自得地垂钓。
- 任他横直: 意思是任由波浪如何起伏,也不感到惊讶或担心。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和内心感受的诗。通过秋天的景象和夜晚的渔火,诗人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孤独寂寞的情绪。整首诗以季节的变化为线索,通过对自然界元素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