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离家、两月高要,劳劳作客自苦。
落羽摧颓,残英冷淡,老大谁为主。
典裘来,碎琴去。
一代文章委尘土。
无补。
令饥寒不免,啾啾儿女。
白头未遇。
怎英雄、事业多衰暮。
喜萍花无恙,阴山玉在,磨得龙精吐。
向庞公,咏梁父。
谁识英高有文武。
须许。
凤雏人往,南阳惟汝。
诗句解释:
- “又离家、两月高要”:表示诗人在离开家乡后,再次离开了高要两个月。高要是广东的一个地名,这里的“又”表示重复或频繁的意思。
- “劳劳作客自苦”:形容自己在外漂泊、辛苦劳作的状况。
- “落羽摧颓,残英冷淡,老大谁为主”:描述了自己年老体弱,失去了往日的风采和地位,无法主导自己的未来。其中,“落羽”指羽毛脱落,“摧颓”表示衰败,“残英”可能指花残败的样子,“老大”则指年纪大。
- “典裘来,碎琴去”:典当衣物,卖掉乐器。反映了一种生活上的困境,可能因贫困而不得不做出一些牺牲。
- “一代文章委尘土”:认为世代流传的文章都被埋没在尘土之中,表达了对文化传承中断的感慨。
- “无补。令饥寒不免,啾啾儿女”:指出自己虽有才能但无用武之地,无法解决饥饿和寒冷的问题,同时还有嗷嗷待哺的孩子。
- “白头未遇”:指自己虽已年老但仍没有遇到合适的机会或赏识。
- “怎英雄、事业多衰暮”:感叹自己作为英雄却未能成就一番事业,晚年已感力不从心。
- “喜萍花无恙,阴山玉在,磨得龙精吐”:虽然自己身处困境,但依然保持着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追求,如同萍花依然存在,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
- “向庞公,咏梁父”:这里可能是指引用历史人物的典故或比喻,庞公和梁父都是古代传说中的贤者,此处可能是在表达自己虽处于逆境但仍有崇高的理想和追求。
- “谁识英高有文武”:表达自己虽有才学但不被世人所理解。
- “须许凤雏人往,南阳惟汝”:暗示只有像诸葛亮这样的人才会被重用,而自己就像南阳的人一样被忽视。
译文:
离开家乡两个月后我又回到高要,在外面辛苦劳作使我倍感疲惫。我看着落叶凋零,花朵凋谢,感到自己年事已高,无人能为我的困境负责。我典当了衣物,卖掉了乐器,因为生活的压力不得不做出这样的选择。我感叹世代流传的文章都被尘封,我的事业也因此而衰落。尽管我努力保持希望,但现实的残酷让我感到无奈。我依然欣赏那些美丽的事物,即使面临困境也不放弃追求美好的梦想。我期待有一天能够如庞公和梁父那样受到人们的尊敬和认可。我希望能有人真正理解和重视我的价值,就像诸葛亮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