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尽蘋乡,才得见、数间渔屋。
正荒滩、炊菰扫叶,饭香初熟。
青草湖船鸥避桨,黄茆野庙鸦争粥。
问何人斜雨细风中,吹龙竹。
有几个,云帆逐。
有几个,烟篷宿。
有几个、投书吊屈,牢骚如仆。
纯是秋声鸿雁过,悄无春影鸳鸯浴。
最怜他一转一重深,潇湘曲。

【注释】

蘋乡:水边。

青草湖:在江西。

黄茆野庙:地名,在今安徽歙县东南。

烟篷宿:指渔舟停泊时,用炊烟作为标志。

投书吊屈:指屈原《离骚》中的“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曾谪居”句。

潇湘曲:即《潇湘雨》。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词,作者通过描绘湖汊的景色,来抒发自己对南宋统治者的满腔愤慨。
首句点出地点,交代了时间。“行尽蘋乡”,表明已经走到了湖汊。“见、数间渔屋”两句,描写了渔舍的简朴和渔舍周围的环境;“正荒滩”、“柴菰扫叶”、“饭香初熟”等细节描写,生动地展现了渔人的生活状况。
“青草湖船鸥避桨”,“黄茆野庙鸦争粥”,这些富有生活气息的细节描写,既展示了湖汊周边的自然风光,又体现了渔民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状态。而“问何人斜雨细风中,吹龙竹”这一句则将读者的视角引向了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让人联想到那悠扬的笛声和那令人陶醉的乐曲,仿佛能感受到那股来自远方的诱惑力。
“有几个,云帆逐。”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远离尘世纷扰,追求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那些追求名利的人最终会被欲望所困扰,无法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
“有几个,烟篷宿。”这句诗则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面:夜幕降临,渔船上的人们围坐在火堆旁,享受着这难得的安宁时光。他们或许正在聆听着那悠扬的笛声或歌声,或是在交流着彼此的故事与心得,共同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
“有几个、投书吊屈,牢骚如仆。”这一句则表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以及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他希望能够像屈原一样,以笔为剑,揭露社会的种种弊端,唤醒人们的良知与觉悟。同时,他也期待着能够找到一个志同道合的朋友或者组织,一起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努力。
“纯是秋声鸿雁过,悄无春影鸳鸯浴。”这句话则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向往。它不仅描绘了秋天的宁静与美好,还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情感境界。同时,这也反映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追求。
“最怜他一转一重深,潇湘曲。”最后一句则是对整个作品主题的深化与升华。这里,“转”指的是时间的流转与生命的轮回;而“重”则表示了人生的艰难与曲折。因此,“最怜他一转一重深”可以理解为:在这漫长的人生旅程中,我们经历了无数的起起伏伏、悲欢离合;而“潇湘曲”则象征着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与情怀。
这首词通过对湖汊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以及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同时,它也揭示了人生中的艰辛与曲折,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与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