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波引 秋橹

听风听雨。
更听到、者回柔橹。
酒亭灯暮。
此时正难住。
向远递秋响,知在鱼天何处。
已教愁满空江,再添个、雁儿语。
霜波晓路。
又摇梦、向那岸去。
水边人寤。
数声过红树。
何年买渔艇,单唱云山韶濩。
试指船背斜阳,菊花开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清波引 秋橹》是清末近现代初诗人易顺鼎所作的一首词。下面将对该作品进行详细的分析:

  1. 作者介绍
  • 易顺鼎,字实甫,一字中实,龙阳人。光绪乙亥举人,历官广东钦廉道。
  • 有《琴志楼集》等著作传世。
  1. 诗词原文
    听风听雨。更听到、者回柔橹。酒亭灯暮。此时正难住。向远递秋响,知在鱼天何处。已教愁满空江,再添个、雁儿语。霜波晓路。又摇梦、向那岸去。水边人寤。数声过红树。何年买渔艇,单唱云山韶濩。试指船背斜阳,菊花开否。

  2. 诗歌鉴赏

  • 《清波引 秋橹》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江景图,表达了作者对于秋天景色的深深眷恋以及对时光流转、生命无常的感慨。
  • 通过使用“者回柔橹”、“酒亭灯暮”、“霜波晓路”等意象,诗人构建出一幅动静结合、色彩斑斓的画面,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却又充满诗意的环境中。
  • 在表达情感时,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拟人化手法,如“已教愁满空江”与“再添个、雁儿语”,既展现了季节变化给人带来的情感波动,又增添了诗句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 诗中的“水边人寤。数声过红树。何年买渔艇,单唱云山韶濩。”等句子,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追求,体现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传统价值观的坚持。
  • 整体而言,《清波引 秋橹》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成为了清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清波引 秋橹》不仅是一首描写秋天景色的优美之作,更是一首富含深刻哲理和人文情怀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生活的独特理解和对自然的深切感悟,同时也能够从中汲取到人生道路上的启示和力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