帽影鞭丝里,陶居杂佛庐。
地偏无岁乐,官小易才疏。
桂树能招饮,南山悔上书。
水云他日梦,相待伴舂锄。
答叶丈方至 其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答叶丈方至·其二》是明末清初诗人孟思谊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内涵,成为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介绍:
诗歌原文:《答叶丈方至·其二》的完整内容为“帽影鞭丝里,陶居杂佛庐。地偏无岁乐,官小易才疏。桂树能招饮,南山悔上书。水云他日梦,相待伴舂锄。”。
诗意解析:孟思谊在《答叶丈方至·其二》中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反衬的手法,将现实与理想、官场与自然生活进行了对比。诗中的“帽影鞭丝里”和“陶居杂佛庐”描绘了一个远离世俗喧嚣、回归自然的场景;而“地偏无岁乐”则反映了诗人因身处僻远之地而感到的孤独和不快乐。这种对比不仅展示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无奈和厌倦,也表达了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语言风格:孟思谊在《答叶丈方至·其二》中的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如“帽影鞭丝里”,通过对帽影和鞭声的描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同时,“桂树能招饮,南山悔上书”等句子,以自然界的美好事物反衬出人生的无奈,使得全诗充满了哲理性和艺术性。
《答叶丈方至·其二》不仅展现了作者深刻的生活感悟和丰富的情感世界,也体现了古典诗歌的艺术魅力。这首诗不仅是孟思谊个人情感的真实记录,也是明代文人精神风貌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