帽影鞭丝里,陶居杂佛庐。
地偏无岁乐,官小易才疏。
桂树能招饮,南山悔上书。
水云他日梦,相待伴舂锄。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以下是对每句诗的逐词释义和注释:

  • 帽影鞭丝里,陶居杂佛庐。

  • 帽影:帽子的影子,这里形容行走时帽檐下的影子随风摇曳。

  • 鞭丝:马鞭上系着的细丝。

  • 陶居:指陶渊明的居所,陶渊明是东晋时期的一位田园诗人。

  • 杂佛庐:在佛庐(寺庙)中居住或修行。

  • 地偏无岁乐,官小易才疏。

  • 地偏:地方偏僻,没有热闹的地方可以娱乐。

  • 岁乐:岁时的欢乐。

  • 官小:官职不高。

  • 材疏:才能不足。

  • 桂树能招饮,南山悔上书。

  • 桂树:桂花,常用来象征高洁和美好的事物。

  • 招饮:邀请饮酒。

  • 南山:通常指的是终南山,也代指隐居之地。

  • 悔上书:后悔当初上书直言进谏。

  • 水云他日梦,相待伴舂锄。

  • 水云:水中的云彩,比喻虚幻、飘渺。

  • 他日梦:未来的梦想或者幻想。

  • 相待伴舂锄:将来要一起耕作劳作,相伴度过平凡生活。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前四句描绘了诗人在偏远地区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他的孤独和清高。后四句则转向现实,表达了他对官场的不满和对隐逸生活的渴望。整首诗情感深沉,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执着追求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