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衷情 舟中寄玉耕女侄

轻寒酿就暮春天。
风雨别怀牵。
那更双鱼信杳,目断楚江边。
情默默,意绵绵。
掷金钱。
试问归期,是梅花后,柳花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诉衷情·舟中寄玉耕女侄》是一首清代诗人周翼椿创作的古诗,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在风雨交加的傍晚,通过书信寄托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关切。诗中的意象丰富而生动,情感真挚而深沉,展现了诗人对亲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美的感悟。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作品原文
    轻寒酿就暮春天。风雨别怀牵。那更双鱼信杳,目断楚江边。

  2. 作者介绍:周翼椿(生卒年不详),字翼之,一字云飞,号鹤田,安徽歙县人。他是清朝著名的文学家、诗人,与朱彝尊、厉鹗并称“江南三布衣”。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擅长写景抒情,语言简洁明了,富有韵味。

  3. 诗词鉴赏

  • 情感表达:这首诗以“舟中寄玉耕女侄”为题,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诗中运用了许多比喻和象征手法,如“风雨别怀牵”、“双鱼信杳”,将诗人的情感与自然现象融为一体,使诗歌更具画面感和感染力。
  • 意象分析:诗中的“轻寒酿就暮春天”描绘了一幅初春时节,微寒的气息渐渐酝酿成春天的画面。而“风雨别怀牵”则表达了诗人因离别而产生的忧愁和牵挂。“目断楚江边”更是将诗人的思念之情推向高潮,仿佛诗人的目光穿越千山万水,一直延伸到遥远的故乡。
  1. 创作背景
  • 时代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清朝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人们的生活相对贫困。在这种背景下,人们更加注重家庭和亲情的维系,诗歌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形式,也更多地反映了这一时代的特征。
  • 个人经历:作为一位有深厚文学造诣的诗人,周翼椿的生活经历和创作灵感可能都来源于他个人的家庭背景和社会环境。他的诗歌往往能够触及到人性的深层次,引发读者的共鸣。
  1. 艺术特色
  • 语言风格:周翼椿的诗歌语言简练而不失文雅,善于运用平实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意境。他在诗歌中运用了大量的典故和象征手法,使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 情感传达:这首诗成功地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对偶、排比等,使得诗歌情感充沛而真挚。通过对天气、人物和动作的精细描写,诗人成功地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诉衷情·舟中寄玉耕女侄》不仅是一首表现诗人对亲情思念的古诗,还是一个充满诗意的艺术世界。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情感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