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臣论武乡侯,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涕泣出师,九死孤臣犹可说;
时人美汉东公,稽古学易好士不倦,弥留诀别,平生风义最堪思。
挽吴长庆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挽吴长庆联”是清朝诗人周家禄所作的对联,表达了对吴长庆将军的深切缅怀与尊敬。
周家禄以“史臣论武乡侯,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涕泣出师,九死孤臣犹可说;时人美汉东公,稽古学易好士不倦,弥留诀别,平生风义最堪思。”为挽吴长庆联。上联“史臣论武乡侯,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涕泣出师,九死孤臣犹可说”,意指历史评论者认为吴长庆在军事上的才能不是他所擅长的,但他仍毅然出师,即便有九死一生的危险也在所不惜。下联“时人美汉东公,稽古学易好士不倦,弥留诀别,平生风义最堪思”,则赞颂了吴长庆晚年依旧热爱学习,好士如命,临终之际仍不忘告别,展现了他毕生的风义。
周家禄通过这一对联不仅表达了对吴长庆将军的敬佩之情,还体现了其深刻的文化素养和崇高的道德情操。周家禄作为清江苏海门人,字彦升,号奥簃,同治九年以优贡官江浦县训导,后入吴长庆幕,随军赴朝鲜。他的生平事迹及作品反映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以及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情怀。
对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其艺术魅力在于通过对语言的巧妙安排、节奏的把握以及意境的营造来展现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审美追求。周家禄的挽联以其精炼的语言、严谨的结构、深刻的内涵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对联艺术中的佳作之一,不仅展示了清代对联的艺术成就,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历史风貌和文化氛围。
“挽吴长庆联”不仅是一首表达对吴长庆将军敬仰与怀念的对联,更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珍品,它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和深远的文化内涵,传递了对英雄人物的崇高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