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翠黏衫,凉红晕烛,秋在画帘疏处。
病怀已是怕黄昏,更禁他、这宵风雨。
西窗人去。
冷落了、梧桐一树。
正萧萧、向残更诉我,恁时情绪。
愁无语,闲画炉香,写就怀人句。
高城只在雁声中,又溟溟、黑云遮住。
思君何许,记十里、芦花江路。
泥秋衾、待把梦儿重作。
西子妆 柬琴子
介绍
《西子妆·柬琴子》是清代诗人周星誉创作的一首词。在这首词中,周星誉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秋夜怀人的图景,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对爱情细腻入微的理解。
周星誉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是理解此作品的关键。周星誉(1826-1884),字叔畇,一字叔云,号鸥公,又号芝芗,河南祥符(今开封)人。周星誉工诗词,尤善画,其诗作多与友人酬唱。他与李慈钻等结益社,诗洒唱和,显示了他在当时文坛上有一定的影响力。周星誉的词作以其精湛的艺术技巧和深情厚意著称,尤其擅长描写男女之间的情愫。在《西子妆·柬琴子》中,作者不仅展示了自己的才情,还表达了对远方所爱之人的深情怀念。
从文学角度来看,《西子妆·柬琴子》是一首典型的婉约派词作。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凄清而又不失温柔的氛围。“湿翠黏衫,凉红晕烛,秋在画帘疏处。”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一幅秋天夜晚的静谧画面,同时流露出词人内心的忧郁与孤独。“病怀已是怕黄昏,更禁他、这宵风雨。”更是直抒胸臆,透露出词人在风雨之夜因思念而感到的恐惧与无助。而“西窗人去”则象征着美好时光的流逝,以及词人对过去亲密关系的怀念。
周星誉的诗词艺术特色在于他对传统诗词形式的灵活运用以及对情感深度的挖掘。他的词作往往以精炼的语言表达复杂的情感,同时又不脱离传统的诗词形式。这一点在他这首词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正萧萧、向残更诉我,恁时情绪”,通过“诉我”二字,将词人的情感推向高潮,使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词人的内心世界。
周星誉的词作不仅是文学作品,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通过对《西子妆·柬琴子》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清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周星誉的作品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特征,如对自然的敏感和对美的追求,同时也为后世提供了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文人情感世界的宝贵资料。
《西子妆·柬琴子》不仅是周星誉个人情感表达的重要作品,也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词的分析,不仅能了解到清朝文人的生活与情感世界,还能深刻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对于喜爱古典文学的朋友来说,深入研究并欣赏这样的作品,无疑能增进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