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开古刹,载酒到泉林。
涧阔松涛静,钟间梵宇深。
猿声和笛啸,鸟语杂樵吟。
悬崖同僧话,白云一片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空山开古刹,载酒到泉林。
涧阔松涛静,钟间梵宇深。
猿声和笛啸,鸟语杂樵吟。
悬崖同僧话,白云一片心。
《游蓝渚庵》是一首清代诗人谢家驹创作的古诗,全文如下:古迹蓝渚寺,今为翰墨林。清心碧水澹,雅志白云深。东井奎星气,南阳梁父吟。调美端有待,蚤起慰皇心。这首诗通过描绘蓝渚庵周围的自然景观和僧侣的闲适生活,表达了诗人对清静、高雅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谢家驹的诗歌《游蓝渚庵》展现了古人对于山水之间的和谐与宁静生活的向往。蓝渚庵作为一处古刹,见证了历史的变迁,如今已成为文人墨客交流思想的场所。诗中的“涧阔松涛静,钟间梵宇深”描绘了蓝渚庵周围宁静而深邃的自然景色,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山水画中。
诗中的“悬崖同僧话,白云一片心”表达了诗人与僧人交流时的心境,这种心灵上的交流超越了世俗的纷扰,达到了一种超然的境界。这首诗不仅仅是对一个古迹的描述,更是对古代文人追求的一种精神寄托和情感表达。它反映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自然、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揭示了古代文人在忙碌的生活之外,依然能够找到心灵的慰藉和精神的寄托。
《游蓝渚庵》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美景的诗歌,更是一种文化和历史的传承。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同时也能感受到古代文学的魅力和文化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