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急

江急雨冥冥,江豚吹浪腥。
涛奔远岸白,峰逐去帆青。
野戍春低树,滩舟火聚星。
长年趁风便,向晚更扬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江急》是清代诗人邵长蘅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邵长蘅,又名衡,字子湘,号青门山人,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他的生平经历较为坎坷,曾因经济原因未能入太学。尽管如此,邵长蘅的作品仍然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艺术成就。
  1. 诗歌原文
江急雨冥冥,  
江豚吹浪腥。  
涛奔远岸白,  
峰逐去帆青。  
野戍春低树,  
滩舟火聚星。  
长年趁风便,  
向晚更扬舲。  
  1. 诗歌鉴赏
  • 意境之美:《江急》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江上风雨图。“江急雨冥冥”、“江豚吹浪腥”,这些描述生动地勾勒出了风雨交加的天气景象。
  • 情感真挚:“野戍春低树”与“滩舟火聚星”,通过对比自然景物与人的活动,展现了人在自然中的渺小与坚韧。这种写法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执着与热爱。
  • 意象生动:通过对“涛奔”、“峰逐”、“野戍”、“滩舟”等意象的描述,诗人巧妙地运用视觉和听觉效果,营造出一种动态美的画面。
  1. 艺术特色
  • 语言简练:邵长蘅在《江急》中运用了极简的语言风格,通过极少的字眼传达出丰富的情感与画面。
  • 意境深远:此诗不仅仅是简单的自然描写,而是通过具体的景物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生活以及人生的感慨和思考。
  1. 社会影响
  • 文学地位:《江急》作为清代诗歌的一个代表,不仅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也体现了作者较高的文学修养和创作才能。
  • 后世评价:尽管邵长蘅的人生经历并不顺畅,但他的诗歌作品却广受赞誉。《江急》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容,成为后人研究的宝贵遗产。

《江急》不仅是邵长蘅诗歌艺术的集中展示,也是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不仅可以感受到邵长蘅诗歌的艺术魅力,也能从中汲取到生活的智慧和人生的力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