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鹿角岔

横空断壁疑削成,上有一罅通人行。
左旋右折盘空曲,锋棱峨峨欲来触。
苍藤古木相结缠,白日不到阴崖前。
征马哀鸣仆夫瘁,果然蜀道如登天。
忆昔摇鞭过剑阁,逸气飞腾小川岳。
那知垂老瘴江游,万里羁魂销鹿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鹿角岔》是清代邵岷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情感表达,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璀璨明珠。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邵岷,字百峰,号毅斋,浙江龙游人,居江苏元和。生平足迹所涉极广,乾隆元年举鸿博后因误荐武生为附生被斥逐,工诗,尤擅长登览之作。其作品大多散佚。
  2. 诗歌原文: 横空断壁疑削成,上有一罅通人行。 左旋右折盘空曲,锋棱峨峨欲来触。 苍藤古木相结缠,白日不到阴崖前。 征马哀鸣仆夫瘁,果然蜀道如登天。忆昔摇鞭过剑阁,逸气飞腾小川岳。那知垂老瘴江游,万里羁魂销鹿角。
  3. 诗歌鉴赏: 邵岷的《过鹿角岔》以生动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古代文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感慨与内心的孤独。首句通过“横空断壁”和“上有一罅通人行”描绘了一幅悬崖峭壁上的裂缝,象征着人生的艰难险阻和希望的一线生机。第二句则通过对苍藤古木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古老文化的敬仰和对自然的敬畏。而尾句中的“万里羁魂销鹿角”则深刻地反映了作者内心深处的痛苦与无奈。这首诗不仅是对其个人经历的反映,也是对整个时代背景和社会现实的深刻揭示。
  4. 艺术特色: 《过鹿角岔》的艺术魅力在于其简洁而富有力量的表现形式。全诗只有短短四句,却涵盖了丰富的情感和深邃的意境。通过对景物的细腻刻画和对情感的直接抒发,诗人成功地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这种简洁而有力的表达方式,使得这首诗不仅在当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成为了后世读者心中的经典之作。

《过鹿角岔》作为清代邵岷的一首七言绝句,以其深邃的情感、精湛的艺术技巧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不仅在当时引起了广泛关注,更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这首诗不仅展示了邵岷卓越的诗歌才华,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历史背景,对于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