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天桥晚望

江上青山,冷眼看、先生玉貌。
风尘里、几回拄笏,几时落帽。
下客囊争先脱颖,中流壶复谁同调。
只飞飞、野鸭蔽空来,争粱稻。
天欲补,共工笑。
堤待障,冯夷掉。
已太阿拱手,镡颠锷倒。
蕉下竞迷藏覆鹿,林闲自怪徘徊鸟。
对长江、直下意何如,千帆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满江红·天桥晚望》是近现代诗人沈曾植所作。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意境与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历史和自然的深刻感悟。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背景:沈曾植,字子培,号茶村,晚清著名诗人、文学家。他的诗作以典雅、深邃而著称,深受当时文人学者的喜爱与推崇。沈曾植的诗歌创作,不仅反映了个人的情感体验,也融入了对时代背景的深刻思考。

  2. 作品原文:江上青山,冷眼看、先生玉貌。风尘里、几回拄笏,几时落帽。下客囊争先脱颖,中流壶复谁同调。只飞飞、野鸭蔽空来,争粱稻。天欲补,共工笑。堤待障,冯夷掉。已太阿拱手,镡颠锷倒。蕉下竞迷藏覆鹿,林閒自怪徘徊。

  3. 作品鉴赏:《满江红·天桥晚望》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色彩的诗歌。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了自己对世事的感慨以及对人生的思索。诗中的“江上青山”和“野鸭蔽空来”等意象,展现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诗人通过对“先生玉貌”的描写,抒发了自己对过往历史的回顾和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

《满江红·天桥晚望》是沈曾植的一首诗作,它不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造诣,也反映了他对社会现象的敏锐观察和对个人情感的细腻把握。这首诗是了解清代诗人沈曾植及其文学成就的重要窗口,也是研究中国古典诗词不可多得的材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