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声甘州 上元夜无月

碧翁翁倦眼是慵开,云尾憺愁余。
倩剑锋抉破,常娥唤醒,翻自踌躇。
江汉交流北渚,暗水动潜虚。
不是骑鲸客,跋浪长鱼。
梦去音尘千里,问上都灯市,绛蜡何如。
老南浮羁客。
三十六鳞疏。
岁华新心情非旧,听邻娃笑语转更初。
花南漏,丁丁遥夜,窗掩灯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八声甘州·上元夜无月》由清末民国初的诗人沈曾植创作,展现了作者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下面是对该词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沈曾植(1851—1922),字子培,浙江嘉兴人,是晚清一代通儒。他不仅学识广博,精通儒学、文字、音韵、地理、佛学、经世之学等,还以长于诗而闻名,被赞誉为同光体之魁杰。
  1. 诗词原文
    碧翁倦眼慵开云尾憺愁余倩剑锋抉破常娥唤醒翻自踌躇江汉交流北渚暗水动潜虚不是骑鲸客跋浪长鱼梦去音尘千里问上都灯市绛蜡何如老南浮羁客三十六鳞疏岁华新心情非旧听邻娃笑语转更初花南漏丁丁遥夜窗掩灯孤。

  2. 词作鉴赏

  • 词中“碧翁”指代作者自己,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闲适之感。“碧翁倦眼是慵开”描绘了作者对世事疲倦的淡薄态度。
  • “云尾憺愁余”通过描绘夜空的美景来表达内心的宁静与安详。“不是骑鲸客,跋浪长鱼”则透露出作者对于人生的深刻体悟和感慨。
  • “梦去音尘千里,问上都灯市,绛蜡何如”反映了作者在梦中追寻过往的情景,以及对于都市繁华的向往与思考。
  • “老南浮羁客,三十六鳞疏”描绘了一个漂泊在外的游子形象,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和对人生变迁的感慨。
  • “岁华新心情非旧,听邻娃笑语转更初”则展现了岁月变迁下心境的微妙变化,以及对童年欢乐时光的怀念。
  • “花南漏,丁丁遥夜,窗掩灯孤”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孤独的氛围,反映出作者在夜晚独处时的寂寞与沉思。
  1. 文化背景
  • 上元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正月十五日庆祝。这个节日有赏灯、吃元宵、猜灯谜等习俗。
  • 《八声甘州·上元夜无月》的创作背景与上元节紧密相关,反映了作者在这个特定节日中的所感所思。
  • 该诗词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氛围和个人情感状态,通过对上元节的描述,间接地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个人境遇的感慨。

《八声甘州·上元夜无月》不仅是一首优美的文学作品,更是一首蕴含丰富历史和文化信息的诗歌。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不仅能领略到其艺术魅力,还能深入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和社会背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