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钱蒙叟尚书辞世

真共麻姑阅海桑,俄看文曜掩寒芒。
石城众只哀袁粲,南部名曾重范滂。
已陨柳枝空有室,未荒红豆尚留庄。
史才天与因多寿,转使词人咎彼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闻钱蒙叟尚书辞世》(又称《哀钱蒙叟》)是一篇由宋代诗人周行己创作的诗篇。此诗表达了对钱谦益(字受之,号牧斋、蒙叟、绛云老人)辞世的哀思之情。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及其背景:

  1. 作者介绍
  • 钱谦益(1582年-1664年),字受之,号牧斋,又号蒙叟、绛云老人,南直隶苏州府常熟县(今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人。他是明末清初的著名文人,曾任崇祯朝礼部尚书。他的文学成就极高,尤其在诗歌方面有着深厚的造诣,与袁粲、范滂并称,被誉为“文坛三杰”之一。
  1. 诗歌原文
  • 真共麻姑阅海桑,俄看文曜掩寒芒。石城众只哀袁粲,南部名曾重范滂。已陨柳枝空有室,未荒红豆尚留庄。史才天与因多寿,转使词人咎彼苍。(原其曾为范滂,正惜其不为袁粲也。)
  1. 诗歌解析
  • 真共麻姑阅海桑:这句表达了钱谦益的文学成就如同神仙般非凡,他的成就无人能及,如同神仙般高远。
  • 俄看文曜掩寒芒:这句形容钱谦益的文章如光芒四射,照亮了当时的文坛。
  • 石城众只哀袁粲:这句反映了当时许多人对他的哀悼,尤其是袁粲,他的名声和影响力都超过了钱谦益。
  • 已陨柳枝空有室:这里用柳树枝枯萎来比喻钱谦益去世后留下的痕迹,虽然他已经去世,但他的影响力仍然存在。
  • 未荒红豆尚留庄:这句意味着尽管钱谦益已经去世,但他的作品和影响仍然被广泛传播和传承。
  • 史才天与因多寿:这里赞颂了钱谦益的天赋和才华,认为他之所以长寿是因为上天赋予了他如此多的才能。
  • 转使词人咎彼苍:这句表示由于钱谦益的才华和影响力,使得词人对他的评价产生了负面影响。

《闻钱蒙叟尚书辞世》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理的诗作。它不仅表达了作者对钱谦益去世的哀伤和怀念,还深刻地探讨了文学创作与人生价值的关系。这首诗不仅是对钱谦益个人的赞美,也是对文学创作本身的一种肯定和尊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