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清波摘遍 同子韶赋

阴阴三月,漠漠江梅,犹见冷花还着树。
短亭斜日,未是东风送君去。
伤春处。
啼莺织柳,语燕梳烟,别院曲终愁听雨。
如此征衫,那禁轻寒,漂泊如许。
空庭暮。
梨花正如故人,梦里横塘南浦。
莫上红楼,卷帘便成千里,甚情绪。
上巳一咏一觞,兰亭管弦俦侣。
肯负天涯碧草,相思归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泛清波摘遍·同子韶赋》是由清代诗人沈皞日创作的一首古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沈皞日,一位生活在清朝的诗人。他的作品多以抒情为主,风格清新自然,语言质朴而富有韵味,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2. 作品原文:《泛清波摘遍·同子韶赋》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和表达离别之情的诗歌。诗中通过对春梅、江边的景色描写,以及行人在短亭等待东风送别的场景,展现了作者对春天美好却又短暂时光的珍惜与哀愁。

  3. 主题思想:该诗表达了一种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即将到来的冬天的忧虑感。通过景物的描绘,诗人传达了一种淡淡的忧伤情绪和对过往岁月的追忆。

  4. 艺术特色:沈皞日在这首诗中使用了大量的比喻和形容词,如“犹见冷花还著树”和“梨花正如故人”,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同时,诗歌采用了典型的古典诗词格式,如四言或五言绝句,这种格式使得整首诗歌读起来更加朗朗上口,易于传诵。

  5. 文化价值:作为清代的文学作品,《泛清波摘遍·同子韶赋》不仅反映了当时的文人雅士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同时也为研究中国古典文学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和视角。

《泛清波摘遍·同子韶赋》不仅仅是一首诗,它更是一份历史的传承,一种文化的体现。通过阅读和研究这样的作品,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古代文人的内心世界和他们对自然、社会的独特感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