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侧室言怀

话到灯残秋夜长,浮沉世外意俱凉。
生依兰若身能健,死葬名山骨自香。
誓酒刘伶浑似梦,游山阮肇已成狂。
今宵任尔卿卿我,有日清斋学太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与侧室言怀》是清代诗人沈晭的作品,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世事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以下是对《与侧室言怀》的介绍:

  1. 诗词原文
  • 话到灯残秋夜长,浮沈世外意俱凉。生依兰若身能健,死葬名山骨自香。
  • 誓酒刘伶浑似梦,游山阮肇已成狂。
  • 今宵任尔卿卿我,有日清斋学太常。
  1. 创作背景
  • 《与侧室言怀》的创作背景是在作者晚年时期。据记载,沈晭在晚年经历了许多世事变迁,这让他对于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沉浮有了更深的认识。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1. 诗歌赏析
  • 此诗以“话到灯残秋夜长”为引子,引出了诗人对于人生、世事的感慨。接着,诗人通过“生依兰若身能健,死葬名山骨自香”两句,表达了他对生命的看法和态度。他认为,虽然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只要能够坚守信念,保持健康的身体,死后也能获得永生。这种对于生命的态度,体现了诗人的豁达和乐观。
  • “誓酒刘伶浑似梦,游山阮肇已成狂。”这两句则是诗人对过去的一种回忆和反思。他通过对比刘伶和阮肇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自己的感慨。他认为自己虽然曾经有过一些疯狂的想法,但最终还是回归了现实,没有沉沦下去。这种对于过去的回顾和反思,也体现了诗人的成长和变化。
  1. 诗歌主题
  • 此诗的主题是对生命的态度和对于理想的追求。诗人通过对生死的观察和思考,表达了他对生命的尊重和珍视。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和向往。他认为,只有坚守信念,才能拥有真正的自由和幸福。
  1. 艺术特色
  • 《与侧室言怀》的艺术特色在于其深刻的哲理性和独特的表现形式。诗人通过对生命、世事的观察和思考,展现了他对世界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同时,他的表达方式也富有诗意,使得整首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1. 文化影响
  • 此诗在中国文化中具有一定的影响,被视为清代诗歌中的佳作之一。它不仅反映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和思想,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文化特征。因此,研究此诗对于了解清代文学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与侧室言怀》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诗歌,通过对其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沈晭的人格魅力和诗歌风格。同时,这首诗也提醒人们要珍惜生命,追求理想生活状态,并勇于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