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 洪光寺柏径

峰盘十八。翠盖阴连苔磴滑。
人影西东。杖底香云木末钟。
绣幢斜矗。初日高林红未足。
倚定层栏。圆殿无尘佛火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减字木兰花·洪光寺柏径》是一首由清代诗人沈岸登创作的词,该词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受。下面将具体介绍这首诗:

  1. 诗歌原文:《减字木兰花·洪光寺柏径》的原文如下:
    峰盘十八。翠盖阴连苔磴滑。人影西东。杖底香云木末钟。绣幢斜矗。初日高林红未足。倚定层栏。圆殿无尘佛火寒。
  2. 创作背景: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不详,但据诗中意象可推测,它可能写于诗人游历洪光寺时。洪光寺作为一处古刹名胜,以其幽静的自然环境和历史底蕴吸引着文人雅士,沈岸登在此处所见所感很可能激发了他创作此词的热情。
  3. 主题思想:诗作通过描绘洪光寺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减字木兰花》这种词牌,其特点是简洁而富有韵味,能够很好地传达诗人的情感和意境。
  4. 艺术特色:沈岸登的这首词在语言运用上非常考究,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使得整首词既具有音乐性又富有画面感。特别是用“翠盖”形容山峰,用“人影”暗示行旅之人,都增添了诗意和深度。

《减字木兰花·洪光寺柏径》不仅是沈岸登文学创作中的佳作,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自然景观描写素材,展现了中国古典诗词的独特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