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盘十八。翠盖阴连苔磴滑。
人影西东。杖底香云木末钟。
绣幢斜矗。初日高林红未足。
倚定层栏。圆殿无尘佛火寒。
【解析】
此题考核鉴赏诗歌的内容与技巧的能力,侧重于诗歌的思想情感和手法赏析。解答时,需要把握全句内容,了解作者有关知识,同时注意理解诗歌中运用的手法,如“翠盖”“木末钟”等,分析其表达效果即可。
本题要求对《减字木兰花·洪光寺柏径》逐句解释并赏析,首先明确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令词,词人通过描写洪光寺柏径的景色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以及对人生的感慨。
第一句:“峰盘十八。”是说山峰环绕着寺庙,层层叠叠地排列。第二句:“翠盖阴连苔磴滑。”是说翠绿的树荫覆盖着山石上的小径,显得十分幽雅。第三句:“人影西东。”“人影”指僧人,“西东”指方向。第四句:“杖底香云木末钟。”意思是僧人行走在山间,脚下踩着青草和松软的泥土发出沙沙的声音,远处传来寺庙里的钟声。
第五句:“绣幢斜矗。”“绣幢”指寺庙门前挂着的各种彩旗,“斜矗”表示这些彩旗斜插在树枝上。第六句:“初日高林红未足。”是说早晨的太阳刚刚从树林升起,红色还没有完全显现出来。第七句:“倚定层栏。”意思是诗人站在栏杆旁,久久地欣赏着眼前的美景。第八句:“圆殿无尘佛火寒。”意思是圆寂后的佛像没有尘土,只有寒冷的光芒。
【答案】
(1)“峰盘十八”,写山峰环绕、层层叠叠。
(2)“翠盖阴连苔磴滑”,写树木郁郁葱葱,山石上的小径幽深、曲折、宁静。
(3)“人影西东”,点明时间,是清晨。
(4)“杖底香云木末钟”,写僧人行走在山间,脚下踩着青草和松软的泥土发出沙沙的声音,远处传来寺庙里的钟声。
(5)“绣幢斜矗”,描绘了一幅色彩绚丽的彩旗在晨风中摇曳的画面。
(6)“初日高林红未足”,表现了早晨的阳光刚刚洒满山林,红色的树叶还未完全显现出来。
(7)“倚定层栏”,表现了诗人站在栏杆旁欣赏美景的情景。
(8)“圆殿无尘佛火寒”,写出了佛教圣地的庄严肃穆,以及僧人圆寂后留下的寂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