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鹿春沙,百花晴槛,计程犹是,帝京三辅。
嫩柳鞭丝,斜阳帽影,碧草依然南浦。
且莫匆匆别,试同寻上元游侣。
香车宝马,暗尘明月,尽堪君住。
况有盈尊清醑。
便醉拥红妆,听歌金缕。
良会无多,酒人能几,忍使骊驹催去。
卧阁漳河畔,正绿水芙蓉深处。
从今两地,相思千里,梦魂辛苦。
青门饮 送诸骏男之大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青门饮·送诸骏男之大名》是一首由清代诗人沈岸登创作的词。这首词不仅在艺术成就上有着较高的评价,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生活。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词:
作者简介:沈岸登(?—1702)是清代浙江平湖人,别号南渟或惰耕村叟,以工于词著称。他的诗、书、画均有涉猎,并有作品传世。作为“浙西六家”之一,沈岸登与龚翔麟、朱彝尊等词人齐名,其词作在当时享有很高的声誉。
词的内容:在《青门饮·送诸骏男之大名》中,沈岸登用优美的词句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词中的“五鹿春沙”、“百花晴槛”描绘了帝京三辅的美丽景色,为离别增添了一丝哀愁。接着通过“嫩柳鞭丝”、“斜阳帽影”、“碧草依然南浦”,勾勒出一幅别离时的画面,既显示了自然之美也寄托了对友情的珍视。
艺术特色:《青门饮·送诸骏男之大名》在艺术手法上颇具匠心。例如,“且莫匆匆别,试同寻上元游侣”表达了一种劝慰之意,希望对方不要过于匆忙地离开,而应该留下共同回忆。这种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对往昔时光的留恋,使得整首词情感丰富,层次分明。
《青门饮·送诸骏男之大名》不仅是沈岸登文学成就的象征,也是清代词坛上不可多得的佳作。通过对这首词的赏析,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以及他们的审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