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李乐祠联

德仰儒宗,次立功,次立言,殁而可祭于社;
名垂史册,古遗直,古遗爱,过者犹式其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乌镇李乐祠联》是清代诗人沈焯创作的古诗词名句。下面是对《乌镇李乐祠联》的详细介绍:

  1. 创作背景
  • 作者生平:沈焯,字子白,浙江绍兴人,清朝著名诗人,其作品多表现了对儒家文化的尊崇以及对社会正义和个人道德的追求。
  • 创作缘由:《乌镇李乐祠联》可能是在描述李乐祠堂时所作,旨在表达对这位历史人物的贡献和影响的认可。
  • 文化意义:此联不仅体现了作者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道德、功名和文化传承的重视。
  1. 诗句解析
  • 德仰儒宗:指的是李乐在儒学方面的崇高地位和深远影响。
  • 次立功,次立言:强调李乐在成就事业与留下言论上的卓越贡献。
  • 殁而可祭于社:表达了即便李乐去世,他的贡献仍值得后世纪念和祭奠。
  • 名垂史册,古遗直,古遗爱:指出李乐的名声被载入史册,他的正直和恩惠流传千古。
  • 过者犹式其闾:意味着人们路过此地,都会以李乐为榜样进行学习和效仿。
  1. 诗作鉴赏
  • 意境高远:整首联诗描绘了李乐的伟大事迹和崇高形象,展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永恒价值。
  • 语言精炼:诗句用词简练而富有力量,既展现了李乐的成就也表达了后人对他无尽的敬仰。
  • 情感真挚:诗人通过赞美李乐,表达了自己对于传统美德和社会正义的认同和追求,情感真挚而深沉。
  1. 文化意义
  • 江南水乡的缩影:乌镇作为典型的中国江南水乡古镇,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美学和生活方式。
  • 历史文化名镇:乌镇不仅是旅游胜地,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之一,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故事和文化遗产。
  • 名人文化:李乐祠联中对李乐的赞扬,反映了当地对于历史上著名人物的尊重和纪念。

《乌镇李乐祠联》是一首充满深意的文学作品,不仅体现了作者对儒家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对历史人物的高度评价,也反映了乌镇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这首诗不仅仅是对一个人或一个时代的颂扬,更是对一种高尚品德和伟大精神的象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