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灵夜醮达清晨,不问苍生问鬼神。
乌鹊失栖长不定,櫜鞬无事但寻春。
徒令上将挥神笔,几处冤魂哭虏尘。
敌国军营漂木柹,二江风水接天津。
华清 其八
介绍
《华清(此咏戊戌至辛丑间时事。)·其八》是一首近现代的文学作品,作者是汪荣宝。该作品通过细腻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描绘了华清宫在戊戌至辛丑年间所经历的变迁。华清宫作为唐代著名的宫殿之一,位于陕西省临潼县城南骊山麓,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这首诗歌通过对华清宫景象的描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民间的困苦。诗中提到“不问苍生问鬼神”,揭示了统治者对于国事的忽视和对百姓疾苦的漠视,这与历史上一些朝代的帝王将相沉迷于迷信、忽略民生的现象相契合。诗中的“乌鹊失栖长不定,橐鞬无事但寻春”表达了一种无奈与哀愁,暗喻那些权贵们在享受权力带来的安逸时,却忘记了他们的职责和责任。
这首诗还蕴含着深刻的讽剌意义。诗中提及“敌国军营漂木柹,二江风水接天津”,以自然界的景象比喻当时战乱带来的破坏,以及国家命运的艰难。这种借物抒怀的方式,使得诗歌不仅具有艺术美感,还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通过这样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国家兴衰、人民苦难的关注以及对统治者的批评。
李贺的《过华清宫》则通过更加直观的画面展现了华清宫的荒凉景象。诗中的“蜀王无近信,泉上有芹芽”等句,不仅描述了华清宫的自然环境,也隐喻了唐王朝的衰落和民间的不安。这种对比手法,使得读者能够更直接地感受到诗人对当时社会状况的忧虑和对历史的反思。
从文学角度来看,这首诗歌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成为了研究唐代历史和文化的重要文献。诗人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象征等,使得整首诗富有层次感和深度。同时,诗人还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社会现实的看法和感受,使得诗歌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艺术价值。
《华清(此咏戊戌至辛丑间时事。)·其八》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历史的沧桑和社会的变迁。通过对华清宫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国家兴衰的关切,对民生疾苦的同情,以及对权力滥用的批判。这首诗不仅是对过去的一种回顾,也是对未来的一种警示,它提醒人们要珍惜和平,关注民生,为国家的繁荣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