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京闲居次韵彤士(庚午-辛未)

横海归来赋小园,当年种竹渐侵垣。
一庭秋菊自佳色,万里沧波馀梦痕。
花市偶过隆福寺,书摊愁问海王村。
携樽闲话同光事,一醉能令寒谷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旧京闲居次韵彤士(庚午-辛未)》是近现代诗人汪荣宝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的“庚午”和“辛未”分别对应公历1920年和1921年,这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两个年份,其中庚子年的谐音与“庚午”相近,辛未年的谐音与“辛未”相近。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汪荣宝是近现代一位著名的诗人,他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各种面貌和人们的情感体验。
  • 他的诗歌风格独特,善于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深刻的人生哲理和自然景观。
  1. 诗意解析
  • 第一句“横海归来赋小园”,描述了诗人从海外归来后,对小园的感慨。横海归来象征着远离故土,回归故乡。
  • 第二句“当年种竹渐侵垣”,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变化的感慨,竹子逐渐侵占了围墙,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变迁。
  • “一庭秋菊自佳色,万里沧波余梦痕”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美景的怀念,秋菊的香气和沧波的痕迹都成为了诗人心中的美好记忆。
  • 最后两句“花市偶过隆福寺,书摊愁问海王村”,则表现了诗人在花市偶遇的场景,以及在书摊前的忧愁心情。这些细节都为整首诗歌增添了丰富的情感色彩。
  1. 艺术手法
  • 这首诗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如“横海归来”、“种竹侵垣”、“秋菊自佳色”等,都是通过具体的景物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绪。
  • 诗句之间的衔接流畅自然,没有生硬的感觉,体现了诗人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
  1. 文化背景
  • 《旧京闲居次韵彤士》的创作背景是在清末时期,这个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文人常常怀揣家国情怀,通过诗歌抒发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
  • 该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文化特征和社会风貌。

《旧京闲居次韵彤士(庚午-辛未)》是一首富有情感和深度的诗歌作品,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和对时代的感慨,还通过独特的艺术手法和生动的意象传达了诗人的思想情感。这首诗对于研究近现代诗歌发展史、了解当时社会的文化背景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