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四首 其三 (癸亥)

十二阑干接苑门,微波想像袜尘存。
亭虚碎竹难休籁,池冷枯荷只倚根。
可待重来成顾影,不曾小别已消魂。
霜梨留得残红在,错认他时溅泪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无题四首 其三 (癸亥)》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下面将从几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1. 作者介绍
  • 生平背景: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樊南生等,晚唐杰出诗人,与杜牧并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他祖籍洛阳,后迁居陕西渭南,是晚唐乃至中国古典诗歌史上最富于感染力和艺术美的诗人之一。
  • 文学成就:李商隐的诗歌创作广泛而深刻,他的诗歌题材多样,风格独特,既有深沉内省的一面,也有激昂豪迈的一面,尤擅长七言绝句和律诗。他的诗歌在艺术上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被后世誉为“诗鬼”。
  1. 诗词原文
  • 原文:《无题四首》之三
碧海年年,  
骊山日日长。  
楼南山外楼,  
想见一眉扬。  
  • 注释:碧海:指大海,象征无尽。骊山:指骊山温泉,这里可能借指长安的宫殿。眉扬:女子眉毛上扬,形容得意的样子。
  1. 内容解析
  • 主题:这首诗主要通过描写骊山温泉的美丽景色和女子的得意神态,表达了一种对美好事物无尽的追求和对爱情的渴望。
  • 情感表达:整首诗充满了对爱情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
  1. 艺术特色
  • 意象运用:诗中的“碧海”、“骊山”和“眉扬”等意象生动而富有象征意义,使得整首诗的画面感强烈,意境优美。
  • 语言精炼:李商隐的诗歌语言精炼而富有韵味,善于用简洁的词语描绘复杂的情感,使读者能够在阅读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感波动。
  1. 影响评价
  • 文学史地位:李商隐的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诗歌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对宋词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贡献。
  • 批评评价:李商隐的诗歌在文学史上的评价褒贬不一,有的评价认为他的诗歌深奥难懂,有的则赞赏他的艺术成就。无论如何,他的诗歌都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无题四首 其三 (癸亥)》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充满情感与哲思的佳作。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不仅可以了解到诗人的创作风格和艺术特点,还可以感受到他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和对爱情的深切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