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城经岁废征鞍,春至脂车兴未阑。
劫后村墟惊创钜,战时关隘感行难。
林疏时见风轮迥,海近先逢水港宽。
苦忆江南归未得,渚田聊当故乡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严城经岁废征鞍,春至脂车兴未阑。
劫后村墟惊创钜,战时关隘感行难。
林疏时见风轮迥,海近先逢水港宽。
苦忆江南归未得,渚田聊当故乡看。
《三月四日自不鲁舍拉往海牙道中》是清代诗人郑燮的一首诗作。这首诗写于乾隆元年(1736年)二月十五日至二十五日,是作者在山东任上时所作,诗中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以及对友人的思念之意,表达了他“归老林泉”的愿望。全诗语言朴实,风格清新,意境优美,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充分体现了郑燮的田园诗风,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佳作。
郑燮(1693年-1765年),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朝书画家、文学家。他是“扬州八怪”之一,以其擅长画竹和兰草著称,被誉为“竹石派”的代表人物。他的诗词作品也颇受后人赞誉,其中《三月四日自不鲁舍拉往海牙道中》就是其中的一首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