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儒 其二 (戊戌)

环海今为大九州,远人长是庙堂忧。
车船已听操全算,襟带还容据上游。
此日闻鼙思将帅,平时赐帛等倡优。
神州戮力谈何易,夷甫诸人不足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戊戌除夕 其二》是明代文学家徐熥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感慨。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的介绍:

  1. 作者简介
  • 明末清初的文学家徐渭。他的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其诗风质朴自然,情感细腻真挚。
  1. 诗歌原文
    办得椒盘橐已虚,残年衣褐叹全无。
    先人墨绶空廉吏,贱子青衫只腐儒。
    自祭诗神斟柏叶,欲驱穷鬼挂桃符。
    灯前不改贫家乐,堂上慈颜膝下雏。

  2. 诗歌赏析

  • 主题:通过描述自己的贫穷生活和内心的感慨,反映出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忧虑。
  • 艺术手法:运用了比喻、象征等手法,通过对生活的描绘,传达出一种深沉的忧国忧民的情感。
  • 语言风格:语言朴实无华,但字里行间透露出诗人的才情和对社会的深刻思考。
  1. 创作背景
  • 此诗作于明代戊戌年除夕,即作者辞官归乡后的某个除夕之夜。在这个特殊的时刻,诗人回顾了自己一生的经历和遭遇,表达了对人生无常、世态炎凉的感慨。
  1. 文化意义
  • 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诗人个人的生活状态,也折射出了明末清初社会的一些特点。通过这首诗,可以了解到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状况和思想观念。
  1. 历史背景
  • 明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经历了多个朝代的更迭和社会变革。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诗人的诗作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个人感慨。
  1. 艺术特色
  • 诗歌采用了五言古诗的形式,简洁明了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同时,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和比喻,如“椒盘”、“墨绶”等,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1. 后世影响
  • 这首诗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被后人广泛传颂和研究。它不仅是徐渭的代表作品之一,也是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瑰宝。

《戊戌除夕 其二》作为徐渭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展示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卓越的文学才华,也为后人提供了了解明代社会的重要窗口。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和深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