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急雁初至,云昏龙未驯。
为谁殊死战,哀尔太平人。
沧海孤槎远,青镫短鬓新。
欲成极东望,万里尽烟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风急雁初至,云昏龙未驯。
为谁殊死战,哀尔太平人。
沧海孤槎远,青镫短鬓新。
欲成极东望,万里尽烟尘。
“八月四日(戊午-己未)”是唐代文学家李商隐的一首七言绝句。该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秋景图,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向往之情。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八月四日
戊午初,已未后。
风帘动秋树,
月影入霜池。
金波静不转,
玉露寒犹滴。
首联“风帘动秋树,月影入霜池”写景,描写了秋风拂动窗帘,月光映入冷清池塘中的景色。颔联“金波静不转,玉露寒犹滴”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景色,水面上波光粼粼,仿佛静止不动,而玉露还在滴落。颈联“天边流木叶,塞外起征鸿”通过描绘天空中飘落的树叶和远处飞去的大雁,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感慨和思念之情。尾联“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征人的关切和思念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诗人自己对家乡的眷恋之情。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古典诗歌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