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来黛色敷如眉,上有百尺之长丝。
蟠云者根参天枝,屈伸偃仰任纷披。
风霜染就岁寒姿,栋梁何必劳工师。
众窍于喁吹参差,下方万户闻清飔。
夜深雷雨发其私,绕地碎霞皆成芝。
长髯真人号安期,五色石煮烂如脂。
一声啸起惊赤螭,翠盖撑空天四垂。
题眉岫苍松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眉岫苍松图》是一首清代诗人汪芗创作的古诗。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一幅苍松挺拔、风霜岁月的壮丽画卷,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人类栋梁之才的期许。
汪芗的《题眉岫苍松图》以简洁的语言勾画出松树的形象,通过对松树形态特征和生长环境的细腻描述,展现了松树坚韧不拔的品质与自然造化的力量。诗中“东来黛色敷如眉”形容松树的树干颜色如同眉毛般浓密,给人以沉稳之感。“上有百尺之长丝”则形象地描述了松树枝干的高大与坚韧,如同百尺高塔般令人敬畏。诗中的松树不仅仅是自然景观的一部分,更是诗人情感与思想的象征,通过松树的形象,传达了作者对生命力的赞美以及对自然界永恒美的感悟。
诗中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松树自古以来被视为坚强、高洁的象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在这首诗中,松树被赋予更加丰富的文化象征意义,不仅是自然的杰作,也是文人墨客借以抒发情感和寄托志向的对象。《题眉岫苍松图》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更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理念的追求。诗中所展现的苍松形象,既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是人类精神的一种寄托和追求。
《题眉岫苍松图》不仅以其精湛的艺术手法描绘了苍松的雄姿英发,更以其深邃的文化意蕴和丰富的象征意义,成为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颂,更是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深刻反映,值得后世读者细细品读和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