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来黛色敷如眉,上有百尺之长丝。
蟠云者根参天枝,屈伸偃仰任纷披。
风霜染就岁寒姿,栋梁何必劳工师。
众窍于喁吹参差,下方万户闻清飔。
夜深雷雨发其私,绕地碎霞皆成芝。
长髯真人号安期,五色石煮烂如脂。
一声啸起惊赤螭,翠盖撑空天四垂。
诗句释义及赏析:
东来黛色敷如眉
“东来黛色敷如眉”,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山峦的画卷,山峰如同美人的眉毛般美丽而独特。这里的“东来”指的是山脉从东方而来,而“黛色”则是用来形容山峰的颜色,如同女子的眉毛一般美丽。
上有百尺之长丝
“上有百尺之长丝”,这里的“长丝”指的是山间的云雾,它如同一条条白色的长丝一样,缠绕在山峰之间。这句话形象地描绘了山峰周围的云雾缭绕的景象。
蟠云者根参天枝
“蟠云者根参天枝”,这句诗中的“蟠云者”指的是那些盘绕在山间云雾中的大树,它们的根部深深扎入大地之中,而枝条则高高地伸向天空。这里的“参天”形容树木非常高大,直插云端,给人以雄伟壮观的感觉。
屈伸偃仰任纷披
“屈伸偃仰任纷披”,这句诗描述了山间树木的形态各异,它们或弯曲伸展,或偃伏倒下,姿态多变,仿佛在展示自己的风采。这句话通过对树木形态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赞美之情。
风霜染就岁寒姿
“风霜染就岁寒姿”,这句诗中的“风霜”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大自然的变化。诗人通过“风霜染就”这一动词,表达了树木在岁月的洗礼下,展现出坚韧不拔的生命力。这句话赞美了树木不畏严寒、四季常青的品质。
栋梁何必劳工师
“栋梁何必劳工师”,这句诗中的“栋梁”指的是建筑物中最重要的部分,即屋顶的主要支撑结构。诗人通过反问的方式,表达了自然之美无需人工雕琢的道理。他认为自然界的山川草木已经是最好的建筑师,它们本身就是最坚固的建筑材料。
众窍于喁吹参差
“众窍于喁吹参差”,这句诗中的“众窍”指的是山间众多的孔洞或缝隙,它们在风声的吹拂下发出各种声音。诗人通过“于喁”这一拟声词,形象地描绘了风声在山间回荡的情景。这里不仅表现了山石的结构特点,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声响的细腻感受。
下方万户闻清飔
“下方万户闻清飔”,这句诗中的“下方”指的是山脚下或者山谷之中,诗人用“万户”来形容山下游人众多,他们能够听到山间传来的阵阵清风。这里的“清飔”指的是清爽宜人的微风,诗人通过描述山风的影响范围,表达了对大自然恩赐的感激之情。
夜深雷雨发其私
“夜深雷雨发其私”,这句诗中的“夜深雷雨”描绘了一个夜晚时分的场景,大雨倾盆而下,雷声隆隆。在这里,“发其私”可以理解为山间树木在风雨交加时发出的私语声。诗人通过这个细节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界风雨声调的细致观察和内心感受。
绕地碎霞皆成芝
“绕地碎霞皆成芝”,这句诗中的“绕地”意味着天空中的云彩环绕整个山体,它们在阳光的照射下形成美丽的霞光。而“成芝”则是指这些霞光最终化作灵芝,象征着吉祥和美好。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寓意着世间万物皆有灵性,都蕴含着生命的奇迹和希望。
长髯真人号安期,五色石煮烂如脂。
“长髯真人号安期”,这句诗中的“长髯真人”指的是传说中的仙人安期公,他有着长长的胡须,被尊称为仙人。这里的“五色石煮烂如脂”则是一种炼丹术,意指用五彩石烹煮成仙丹,用以修炼成仙。这两句诗将神话与现实相结合,既展现了诗人对道教修炼的向往,也反映了他对超凡脱俗境界的追求。
一声啸起惊赤螭,翠盖撑空天四垂。
“一声啸起惊赤螭”,这句诗中的“一声啸”指的是仙人发出的长啸声,而“赤螭”则是一种传说中的龙兽,以其红色的鳞片而得名。这里通过“一声啸起惊赤螭”的形象描写,表达了仙人的威严和神秘感。而“翠盖撑空天四垂”则是指仙人头顶上的翠绿色帽子如同伞盖般撑在天空中,给人一种遮天蔽日的感觉。整句诗通过描绘仙人的形象,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