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诗人汪芗,字仲穆,一字藕渔,是清朝的知名诗人。
道光十四年(1834年)举人,咸丰十一年(1861年)曾在京谒选,后与朱琦、叶名澧、符葆森等人流连山水。其诗作风格豪放,具有浓厚的文学色彩和深刻的情感表达。
清代诗人汪芗,字仲穆,一字藕渔,是清朝的知名诗人。
道光十四年(1834年)举人,咸丰十一年(1861年)曾在京谒选,后与朱琦、叶名澧、符葆森等人流连山水。其诗作风格豪放,具有浓厚的文学色彩和深刻的情感表达。
诗句释义及赏析: 东来黛色敷如眉 “东来黛色敷如眉”,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山峦的画卷,山峰如同美人的眉毛般美丽而独特。这里的“东来”指的是山脉从东方而来,而“黛色”则是用来形容山峰的颜色,如同女子的眉毛一般美丽。 上有百尺之长丝 “上有百尺之长丝”,这里的“长丝”指的是山间的云雾,它如同一条条白色的长丝一样,缠绕在山峰之间。这句话形象地描绘了山峰周围的云雾缭绕的景象。 蟠云者根参天枝
清代诗人汪芗,字仲穆,一字藕渔,是清朝的知名诗人。 道光十四年(1834年)举人,咸丰十一年(1861年)曾在京谒选,后与朱琦、叶名澧、符葆森等人流连山水。其诗作风格豪放,具有浓厚的文学色彩和深刻的情感表达
周良翰是清代诗人,字定安,号玉山,陕西蓝田县城周家巷人。 周良翰的生平经历了从科举中举到成为内阁中书的过程,这一转变不仅反映了他的才华和学识,也体现了当时社会对知识分子的重视。他在山东高密担任县令期间,面对当地农民因苛捐重债所迫而频繁逃亡的情况,他采取了积极的措施,亲自招抚流亡,并在严寒条件下深入田间地头,努力恢复生产。这种不畏艰难、勇于担当的精神,使得他在任职期间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清代诗人汪沅,字右湘,号砚村,是清中期著名的诗人。 他的诗歌创作展现了其对自然美景与历史人文的深刻感受与独特理解。《读南渡野史作》这首诗不仅表达了他深厚的文化素养和艺术追求,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风貌和他对时代的敏锐洞察
清代诗人汪芗,字仲穆,一字藕渔,是清朝的知名诗人。 道光十四年(1834年)举人,咸丰十一年(1861年)曾在京谒选,后与朱琦、叶名澧、符葆森等人流连山水。其诗作风格豪放,具有浓厚的文学色彩和深刻的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