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何知缮甲兵,乱离靡定饰升平。
但惊绣幕银筝响,遑恤芳郊塞马鸣。
献替无如钩党剧,救援几见整戈行。
陵迁谷变皆如梦,犹载装资出帝京。
【注释】
金陵:今南京市,古称金陵,三国时为吴国都城。
丞相:指唐代宗李豫,当时任中书令。
何知:何必知道。
缮甲兵:修理兵器。
靡定:没有安定。
绣幕银筝:指宫中的美女歌舞。银筝:一种用金属丝制成的乐器。
遑恤(huánxù):犹言“何暇顾及”。
钩党:东汉时期,窦武、刘淑等人因与宦官单超、张让结怨而被杀。后因称朋党为钩党。
救援:指唐德宗时,宦官董秀等率官军讨伐朱滔、王武俊之乱。几见:几乎看到。
整戈行:整顿武器,准备出发。
陵迁谷变:语出《史记·五帝本纪》:“舜耕于历山,期年,瞽瞍杀人,舜隐于河,母服急,三年不鸣……象曰:“夫惟圣人在忧患,则必免于殆。”舜闻之曰:“吾非圣也,焉能免夫网罠?”遂去,去,即到大芒山,渔者皆入水取之,舜乃逝于江海。故孔子曰:“舜何人也?我何人也?有虞氏以天下让于舜,诸儒称舜贤而禹恶者也。”后人遂以“舜葬苍梧”来比喻死者的安息。这里说帝王陵寝迁移,世事变迁如同梦境一般。
装资:谓载运物资财物。资,财物。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罢相后,回到故乡金陵所作。全诗抒发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国家大事的担忧。首句写唐代宗罢相后,天下动荡不安,政治黑暗腐败;次句写朝廷内党争激烈,祸乱不已;第三句写宫廷中歌舞升平的景象,反衬出作者心中悲凉之情;第四句写朝廷内党争不断,皇帝被废,人民生活艰难;第五句写唐德宗时,宦官发动政变,诛杀权臣,准备重整旗鼓;第六句写唐德宗时,宦官发动政变,诛杀权臣,准备重整旗鼓。最后一句写帝王陵寝迁移,世事变迁如同梦境一般。全诗语言简练,感情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