挟纩无闻解士寒,阿谁血战困征鞍。
谬传荡寇从戎易,弥觉挥戈返日难。
顿足拊膺悲失地,焦头烂额已高官。
纷纷尽足东西梗,孰为羼王守弹丸。
【注释】
- 金陵:古代南京的别称,今南京市。
- 次韵:即依韵,按照原诗的平仄声律来写诗。
- 四首:本诗共四首,是作者与友人同题之作。
- 挟纩:抱着新棉被取暖。形容天冷,身上盖着新衣。
- 无闻解士寒:没有听到解除征役的消息,士兵们仍然在严寒中战斗。
- 阿谁血战困征鞍:是谁在战场上浴血奋战,却困于征马的鞍上?
- 谬传:错误的传言或说法。
- 荡寇:平定盗寇。
- 戎易:指战争容易。
- 难:困难。
- 顿足拊膺:跺脚捶胸的样子,形容极度悲痛。
- 失地:丢失领土、土地。
- 焦头烂额:形容狼狈不堪,非常窘迫。
- 东西梗:指东奔西逃,无所依托。
- 羼王:指宋徽宗赵佶(jī),南宋高宗赵构也姓赵,所以用“王”字来指代。
译文:
抱着新棉被取暖,但士兵们依然在寒冷中奋斗;谁说战胜盗贼容易,我只觉得挥动长矛回击太阳很难?
跺脚捶胸,悲伤失去土地;焦头烂额,已经身居高官。
东奔西逃,无处可去,谁是宋朝末年的王?
赏析:
此为诗人和友人们共同作的一组咏史抒情诗,以抒发对国家兴亡的感慨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全诗情感深沉,意境悲凉,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