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黄仲则六首 其四

鹿马无定形,白黑随转移。
况此磊落人,心迹难自持。
高才世不容,孤立尚相疑。
众中独见亲,谣诼固其宜。
素心苟不愧,人言亦何为。
伤兹不肖身,波累并朋知。
劳生无百年,多难使人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黄仲则六首·其四》是清朝诗人汪中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作于汪中与好友黄仲则分别之际,表达了他对朋友的深切思念和对未来相见的期待。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诗人简介:汪中(1744—1794),字容甫,号苕雅,江苏江都人。他幼年丧父,家境贫困,母亲授读以维持生计。然而,汪中的文学才华逐渐显露,最终成为清朝中期著名的文人。他的诗作在清诗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影响深远。

  2. 诗歌原文:《赠黄仲则六首·其四》
    开樽列华烛,四座多欢言。
    蹉跎异乡乐,各道平生亲。
    宾客徒满堂,不见所思人。
    披衣临前除,夜坐常及晨。
    高歌对尊酒,谁知伤我神。
    黄金不可铸,荣名非吾宝。
    倾心托友生,邂逅愿终好。
    一室尚离群,江湖况远道。
    分手知前期,后会虑难保。
    及此同时居,相见常苦少。
    悔予求友心,沈忧为尔老。
    鹿马无定形,白黑随转移。况此磊落人,心迹难自持。高才世不容,孤立尚相疑。众中独见亲,谣诼固其宜。素心苟不愧,人言亦何为。伤兹不肖身,波累并朋知。劳

  3. 诗歌鉴赏:这首诗通过对朋友黄仲则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首先,开篇“开樽列华烛,四座多欢言”描绘了宴会上欢声笑语的场景,展现了朋友间的亲密无间。然而,紧接着“各道平生亲”却透露出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这种对比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友人的牵挂。接着,“披衣临前除,夜坐常及晨”描写了诗人孤独的生活状态,以及对友情的渴望。最后,“黄金不可铸,荣名非吾宝”,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淡泊名利之心,进一步凸显了友情的重要性及其在人生中的地位。全诗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经历的感慨。

  4. 诗歌意义:这首诗不仅是汪中个人情感的真实写照,更是清代文人交往的一种缩影。诗中的情感流露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执着,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对于精神寄托的追求。此外,这首诗在文学史上也具有重要地位,为后世研究清代文人的社交生活和内心世界提供了宝贵资料。

《赠黄仲则六首·其四》是汪中对朋友深厚友谊的真挚表达,也是清代文人友情交往的真实写照。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文化风貌和社会心理。通过深入解读这首诗,可以更加了解清朝文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同时也能从中汲取到对友情、人生和历史的深刻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