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马无定形,白黑随转移。
况此磊落人,心迹难自持。
高才世不容,孤立尚相疑。
众中独见亲,谣诼固其宜。
素心苟不愧,人言亦何为。
伤兹不肖身,波累并朋知。
劳生无百年,多难使人悲。

注释:

  1. 赠黄仲则六首,是杜甫的《赠韦左丞》中的一首诗,原诗为:“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天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 鹿马无定形,白黑随转移,比喻人的心性难以捉摸和判断。
  3. 况此磊落人,心迹难自持,说明他的内心世界复杂且难以理解。
  4. 高才世不容,孤立尚相疑,表示他在社会中受到排斥和误解的情况。
  5. 众中独见亲,谣诼固其宜,指他在众人之中显得与众不同,容易成为谣言和诽谤的对象。
  6. 素心苟不愧,人言亦何为,表示他只要内心诚实,就不会被他人的言语所影响。
  7. 伤兹不肖身,波累并朋知,表示他的不幸遭遇使他感到悲伤和无奈。
  8. 劳生无百年,多难使人悲,表示他因为生活的艰辛和命运的不公而感到悲哀。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赠与友人黄仲则的一首诗。诗人通过对黄仲则的描绘,表达出对人生命运和社会现实的感慨。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对比、象征等,使得整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人通过“鹿马无定形,白黑随转移”来描绘人的心性难以捉摸的特点。这里的鹿马指的是人性的变化无常,白黑代表的是人的善恶之分,两者相互转化,象征着人心的复杂多变。这种描述不仅揭示了人性的多样性,也暗示了人生的不确定性。
    “况此磊落人,心迹难自持”进一步强调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内心的矛盾。磊落之人通常指那些有才华、正直的人,他们虽然内心坚定,但行为却可能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变得难以捉摸。这反映了社会对个人的期望和个人行为之间的差距,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类人的同情和理解。
    “高才世不容,孤立尚相疑”则揭示了社会环境对个人发展的阻碍。才华横溢的人往往受到社会的排斥和误解,因为他们的行为和思想可能与社会主流观念相悖。这种孤立的状态不仅限制了个人的发展,也反映了社会对于不同意见的打压和排斥。
    “素心苟不愧,人言亦何为”则表明了诗人对真诚和真理的追求。他坚信只要保持内心的诚实和正直,就不会被外界的话语所左右。这种态度体现了诗人对于个人信仰和价值观的坚持,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真理和公正的追求。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思想和情感。它通过对人性和人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和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同时,这首诗也传达了诗人对于真挚友情的珍视和对于人生困境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