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前时,曾歌五福,画堂争献犀钱。
已觉兰芽长就,小步阶前。
此会凤雏重入抱,他年双璧好齐肩。
谁相送,头角非常,石麟飞下遥天。
奇焉。
西竺氏,东家老,慈云圣泽绵绵。
一样文章智慧,孰后谁先。
蕊渊见说珠还孕,蓝田又报玉生烟。
真堪庆,岂但徐卿二子,名位轰然。
昼锦堂 题孔释抱送图贺司农公举第二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昼锦堂题孔释抱送图贺司农公举第二子》是唐代诗人李邕的诗作之一。此诗写于唐高宗显庆三年(658),时为监察御史,在长安任上,应工部尚书令狐德棻之请而作。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昔闻有道人,
抱经游帝城。
朝随金门客,
夜宿紫阁荣。
天高无与测,
心远莫能名。
岂若抱真处?
长年得保身。
这首诗以“抱经”喻怀经书,以“游帝城”喻游京师。首联写“抱经”(抱着经传)的人到京师,既非隐遁求仙,也不是沽名钓誉,而是怀抱经传、胸怀壮志,欲以经术干世。颔联写这位抱经之人,白天入朝廷,晚上宿在皇帝的宫里,其地位显贵。颈联写抱经者虽然受到皇恩,但心中却如天一样高远不可测度,因此虽受重用也仍保持自己清静淡泊的节操。尾联写抱经者虽受到皇恩,但仍然像抱经那样抱持着真理,才能长年保身。
这首诗以“抱经”来比喻抱持经书,以“游帝城”比喻漫游京城。首联写“抱经”(怀抱经典)的人到了京城,既不是为了隐遁求仙,也不是为了卖弄才华以求名利,而是怀抱着经典,胸怀远大理想,想凭借自己的才学去干一番事业。颔联写这位抱经之人白天来到京城,晚上住在皇宫中,他的地位显贵无比。颈联写尽管这个人受到皇帝的赏识,但他内心依然高远莫测,所以虽然他得到了重用,但仍能保持自己清高的品格。最后两句说,抱经者虽然受到皇帝的器重,但仍然如同抱着经典那样坚持自己的信仰和信念,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永远保持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