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洗银蟾楼外皎。听寒叶、声声悄。
忽妄语、终宵天欲老。看烛泪、流残了。
看香篆、烧残了。借酒驱愁愁较少。
心绪翻颠倒。且醉卧、匡床休梦搅。
又隔院、鸡声晓。又远寺、钟声晓。
酷相思 月夜被酒止醉白宿
介绍
《酷相思·月夜被酒止醉白宿》是清代诗人汪懋麟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通过对月夜饮酒、听雨声等情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在夜晚饮酒时的心绪变化和情感波动。以下是对《酷相思·月夜被酒止醉白宿》的介绍:
创作背景:《酷相思·月夜被酒止醉白宿》是清康熙六年(1667)的作品。作为清代著名的诗人,汪懋麟有着深厚的文学功底与卓越的创作才能。他不仅精通诗文,而且有较高的政治地位,曾授秘书院中书舍人,官至刑部主事。他的诗法传承了王士祯的风格,并且才气横溢。此外,《百尺梧桐阁集》是其代表作之一,展示了他在诗词方面的独特见解和才华。
内容解析:在词中,“霜洗银蟾楼外皎”描写的是月光皎洁、洒满大地的景象,而“听寒叶、声声悄”则反映了寂静的夜晚,伴随着秋风落叶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又宁静的氛围。接下来的“忽妄语、终宵天欲老”透露出诗人因酒力发作,话语增多,直至深夜,而天空似乎在暗示着时间的流逝。“看烛泪、流残了”与“看香篆、烧残了”两句,则是通过观照周围事物的变化来表达内心的感慨。这些细节描绘都体现了词人的心境变化,从初时的欢愉到后来的感伤。最终“借酒驱愁愁较少”,虽然通过饮酒暂时缓解了烦恼,但内心深处的忧愁依然如影随形。
艺术特色:此词的艺术魅力在于其细腻的情感刻画和丰富的意象运用。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细描摹,传达了词人内心复杂的情绪变化。同时,词中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如“霜”、“寒叶”等元素,不仅营造了一种凄清的氛围,也象征着词人孤独寂寞的内心世界。此外,词中的用典也颇为丰富,如“听寒叶”可能暗含了杜甫“秋叶落尽子规啼”的意境,这些都为作品增添了浓厚的文化色彩。
文化意义:《酷相思·月夜被酒止醉白宿》不仅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词,它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意义和历史价值。它反映了清代文人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们对自然景观的敏感和感悟。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能了解到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还能深入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及文化内涵。
《酷相思·月夜被酒止醉白宿》是汪懋麟创作的一首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的词作。通过对月亮、酒、自然景象等元素的细致描绘,展现了一个文人在特定环境下的心理活动及其背后的文化意蕴。读者可以通过这首词更好地理解清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文化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