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 斗叶

铜兽牙签开粉箧。
玉几斜铺,四角抛金叶。
欲赌宝钗郎漫怯。
团圆斗出当输妾。
八幅如篷纤手捻。
大妇移桩,中妇来相接。
小妇何为红晕颊。
错丢百子须包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蝶恋花·斗叶》是清代诗人汪懋麟创作的一首词,表达了清代中叶社会生活的侧面和女性在当时社会中的地位。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品简介
  • 作者介绍:汪懋麟,字季角,号蛟门,江都人,清朝康熙六年(1667)进士。他以诗法传王士祯而才气纵横,著有《百尺梧桐阁集》二十六卷。
  • 创作背景:《蝶恋花·斗叶》的创作时间不详,但根据其内容来看,应该是在清初时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人情和女性的生活状态。
  1. 诗词原文
  • 《蝶恋花·斗叶》全文如下:
    铜兽牙签开粉箧。玉几斜铺,四角抛金叶。欲赌宝钗郎漫怯。团圆斗出当输妾。
    八幅如篷纤手捻。大妇移桩,中妇来相接。小妇何为红晕颊。错丢百子须包贴。
  1. 诗词解析
  • 意境描写:诗中通过“铜兽牙签开粉箧”这一画面,展现了古代女性的梳妆过程,以及她们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 生活场景再现:“玉几斜铺,四角抛金叶”描绘了古代家庭中的日常生活景象,金叶象征着富贵和奢华。
  • 情感表达:诗中通过对比“团圆斗出当输妾”与“错丢百子”,揭示了古代女性在婚姻中的弱势地位,以及对幸福生活的渴望和追求。
  1. 艺术特色
  • 语言风格:《蝶恋花·斗叶》的语言简洁明快,富有节奏感,符合古代诗词的审美特点。
  • 象征手法: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的小细节的描绘,诗人运用象征手法,展现了女性的生活情趣和内心世界。
  1. 文化价值
  • 历史价值:这首词不仅反映了清代中叶的社会风貌,也为研究当时的文化、经济、社会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 情感价值:诗中的细腻情感和深刻内涵,使得这首词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能够触动读者的心灵。
  1. 后世影响
  • 文学地位:《蝶恋花·斗叶》在古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被后世多次引用和赏析。
  • 教育意义:这首词的教育意义在于提醒人们关注女性的生活状况和精神世界,倡导性别平等和尊重。

《蝶恋花·斗叶》作为清代诗歌的代表之一,不仅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人情和女性的生活状态,也体现了作者深刻的人文关怀和艺术才华。这首词不仅是研究清代文化的重要文献,也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相关推荐